朝天门长江大桥作者:高亮亮福州大学09级土木5班学号050901505指导教师:赵秋朝天门长江大桥长江和嘉陵江,像一黄一青两条飘带,分别从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涌入,会合于大名鼎鼎的朝天门码头。那里的地理资源得天独厚,自古以来,依靠黄金水道,舟楫便利,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两江新区”的重庆,已拥有三十余座长江大桥,当仁不让地成为“桥都”。而朝天门长江大桥,堪称重庆的新地标,被称为重庆的江上门户,更被誉为“西南之门”。站在朝天门广场,可以亲眼目睹两江一同流过“世界第一跨”——朝天门长江大桥。大桥伟岸的身姿屹立于滚滚江水之上,足以令诗人仰天长叹,令英雄甘心拜倒。多项世界第一,入选詹天佑奖2009年4月29日,朝天门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人们欢欣鼓舞。552米的主跨,使其超越了上海卢浦大桥和远在悉尼的海港大桥,成为当今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拱”。大桥全长1741米,由北引桥、主桥、南引桥三部分组成。主桥的桥跨布置为190米+552米+190米三跨连续中承式钢桁系杆拱桥,仅主桥的用钢量就比奥运场馆“鸟巢”多出1000多吨,可见其强大的承重能力。建桥所使用的螺栓高达100多万套,并全部利用数码相机安装,%以上。可以说,朝天门长江大桥建设的精密程度如绣花般完美。大桥上行公路、下通轻轨的双层设计实在令人叹服,上层是双向六车道和两侧人行道,桥面宽36米;而下层为双线城市轨道交通,且两侧各预留一个7米宽的汽车车行道,桥面宽31米。施工时,先实现主拱的合龙,再进行梁的对接,曾设置了临时系杆拱,形成系杆拱受力体系,降低了悬臂拼装的风险。大桥应用的抗震技术,设计年限长达100年之久。5·12地震后,通过各项监测得知,未完成的大桥自动恢复了稳固态。于是,除主跨世界第一外,朝天门长江大桥又创多项世界第一:承载14500吨的支座世界第一!公轨两用先拱后梁施工难度世界第一!抗震设计年限世界第一!这座重庆市民盼了11年、被誉为重庆最美、入选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的大桥,俨然已成为山城重庆的新地标。作为改善重庆市环线交通的重要路桥,朝天门长江大桥实现了交通主干道的顺畅连接,把“解放碑”、“江北城”、“弹子石”三个中央商务区连成立体交通网。朝天门长江大桥扩展了重庆的经济“动脉”,将会带动重庆整体经济的同步发展,更为划时代的“两江新区”建设提供巨大支持,注入鲜活动力。“天下第一”是天给的朝天门长江大桥的“天下第一拱”,并非刻意“拉”长的,是环境原因促成的。据了解,最初的设计主拱540米,世界第二。大桥两岸地形陡峭,建筑物密集,基岩裸露,河道内地形条件复杂,有多处石梁分部,航道偏南。深入勘测后发现,大桥的位置、地质、地貌、地形都很特殊。靠近南岸的方向是个深沟,为节约成本并避免深沟作业,将桥墩放在了岸上;可是,江边规划了道路和绿地,桥墩不得不再次‘让路’,往南岸移;江中为便于通航,使万吨船只畅行无阻,根本没考虑设置桥墩;至于北边,礁石很陡、不稳定,桥墩只有躲开它才安全。这四大环境原因催生了世界第一拱。“先拱后梁”的施工方案南主墩和北侧河滩部分基础利用枯水季节施工,同时搭设南北码头和栈桥。主桥上部先安装桁拱,待拱肋合拢后,再安装吊杆和桥面梁系,钢桁拱用拱上爬行架梁吊机从边跨向跨中悬臂安装,边跨安装时搭设少支架辅助支撑。钢桁构件出厂后用驳船运输至施工现场,通过码头和栈桥运输至堆场存放和预拼。边跨钢桁构件利用枯水季节安装,构件直接从栈桥上起吊。中跨桁拱用架梁吊机全悬臂安装,栈桥范围以内的构件直接从栈桥上起吊,水上构件在安装位置下方河道上设置定位船,构件预拼好后用驳船运输至安装位置下方定位,垂直起吊。中跨桁拱安装跨越主航道上空时,通过两侧部分桁节异步安装,实现两次航道转换,始终保持一个不小于120m宽的航道畅通。待中跨桁拱合拢后,从两侧向跨中逐跨安装吊杆、横梁、系梁和桥面板,构件利用设在过渡墩处的起重设备从栈桥上起吊,通过下层轻轨轨道梁运输至安装位置进行安装。
朝天门长江大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