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杜绝医院内乙肝病毒的传染链.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与其他传染病一样,乙肝病毒的感染有一个入侵门户,由于存在消化道屏障与呼吸系统的特殊特点,乙肝病毒不能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这里提出一个鲜为人注意的乙肝病毒的传染链,提请广大医务人员关注,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杜绝它。 1乙肝病毒在医院内存在传染链传染病的传染链有三个基本要素:传染源、传染途径与易感人群,乙肝病毒在医院内存在这三个要素。,它在体外不能进行复制,它主要生存在乙肝病人体内,它的复制在病人的肝脏内进行。通过复制,乙肝病毒可在病人体内大量繁殖,这形成了一个会传染疾病的传染源,医院内存在大量这样的传染源。 ,由于存在消化道屏障与呼吸系统的特殊特点,乙肝病毒不能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血液途径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一大途径,医院内存在这一途径,医院内病人的创口、针管注射时(后)的针口是乙肝病毒入侵的主要门户。医院内乙肝病人(乙肝传染源)流血、渗血、创口处理或针管注射包括棉球挤压,体内的乙肝病毒被带到医院内,乙肝病毒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耐受,它在37℃内的环境内可存活7天以上,医院内存在大量的乙肝病毒,医务人员的手或其他设施包括长颈镊子等器械接触病人的血及受污染的棉球、纱布、针管等,医务人员的手或长颈镊子等器械与设施就被沾染带有乙肝病毒,这些乙肝病毒再通过如下三种不同的接触感染病人(易感人群)。、棉球、纱布等,创口、针口诊所与一些大中小医院,医务人员用手直接拿棉球处理针管注射前后的针口部位与输液时输液瓶橡胶塞表面,有的还用手直接拿棉球、纱布等处理创口,更有甚者某些医院,医务人员自己用手制作棉球、纱布等,作成的棉球、纱布也不经高温消毒就进行使用。(其上多数带有酒精、碘酒、红贡等消毒液,但一般浓度的这些消毒剂对乙肝病毒不起作用。)这样,医务人员手上的乙肝病毒便通过棉球、纱布等由病人的创口、针管注射时(后)的针口,入侵到病人体内。、棉球、纱布等,创口、针口诊所及一些大中小医院,长颈镊子等器械没有高温消毒且存在交叉使用的现象,当被污染的长颈镊子等接触(或夹住接触)纱布、棉球及一些手术器械时,其上的乙肝病毒便通过纱布、棉球等由病人的创口、针管注射时(后)的针口,入侵到病人体内。、针芯、药液(针口)、血液注射器的结构松散,药液在注射器内呈开放式,封闭性差,医务人员使用注射器时,手会接触针芯,这样医务人员手上带有的乙肝病毒便通过接触针芯,污染药液,入侵到病人体内。(病人的易感性)医院内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病变,防御系统与免疫功能较差,易感染乙肝病毒。接种过疫苗的病人,免疫也非终身免疫,在某个时期仍能感染上乙肝病毒。另外,乙肝病毒的基因易突变,接种对突变后的乙肝病毒不起作用,接种后的病人仍可能会感染上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途径:医务人

杜绝医院内乙肝病毒的传染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01-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