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宪政价值政府审计良治启示宪政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宪政价值政府审计良治启示宪政论文研究一国的审计制度,必然要联系一国的宪政制度。宪政是以宪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是依据宪法进行政治的原理。但宪法毕竟不同于宪政,宪政是宪法的目标。中国有宪法,但要真正实现有效的宪政尚需时日。在通往宪政的道路上。政府审计监督权作为宪政视野中的“权力”亮点,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相互补充,成为中国宪政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宪政价值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目前的宪政改革,重新审视政府审计制度,构筑新的认识平台,探索其发展规律,寻求与中国宪政改革相适应的政府审计制度。一、政府审计与宪政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一)政府审计是宪政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追溯传统的宪法学理论研究,我们发现,宪政的价值特征与人民主权、民主、法治、分权与制衡、人权等价值观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体来看,人民主权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人民所有。它是限制国家权力行使的一种道德力量。民主即人民对政府权力的行使或参与,即人民的统治或良治。民主可能会导致多数人暴政,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制度设计使得行使权力的人保持相互监督,以便把人们不可避免犯错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的时候,民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法治是为了促使政府公共权力克制和富有理性的行使而提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它要求所有政府的权力的行使都被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分权与制衡强调的是权力只有通过权力才能加以控制,只有引入权力的监督、互控机制与制衡可以确保政府机关倾听意见、自我告诫、自我调整和学习。人权强调的是公民对国家权力行使结果的享有,即民享。从宪政价值特征的共同属性来看,都强调了宪政即国家的强制性权力受到约束的政府制度。这是宪政的本质。虽然人权从表面上看,与政府的控制无关,但所有控制的目标都是为了人权,这也是现代宪政的价值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政府审计正是作为国家强制性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规定并确立起来的一项政治制度。从组织地位上,它往往具有较高的层次性、独立性与专职性,从审计手段上,具有独特性,具有其他权力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弥补作用。尤其是作为私权的受托者,对于公权(即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否有效的履行契约,具有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比拟的作用。为此,世界上绝大多数成文宪法的国家都在其宪法中确定了国家的审计监督制度,明确了政府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等内容。宪法关于审计制度的确立,从立法上确定了审计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对此,项俊波(2002),杨肃昌、肖泽忠(2004),林海(2007)都从宪法的基本理论角度,论述了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是宪政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的观点。如此,政府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也就与宪法、宪政环境的变化产生了必然的联系。(二)宪法、宪政环境的变化需要政府审计的良治作为支撑纵观政府审计的发展史。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等环境变化、发展,不断调整着政府审计的模式、内容和职责范围。诺思(1991)认为,制度环境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制度规则,是决定其他制度安排的基础性制度。政府审计制度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是国家基本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的政治制度对审计体制而言就是重要的制度环境。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多种原因。宪政并未得到较好的建设。上个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理论界对宪政和宪法相关的理论逐步给予更大关注。他

宪政价值政府审计良治启示宪政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492242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