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来源:天和网我国古代不仅注重家庭教育,而且十分重税家教教材的编写。由于家庭教育,要以识字启蒙教育为基础,所以编写蒙学教材就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总观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自西周时期,或者更早一些,统治阶级就开始着手家教的教材编写。至于蒙学教材的编写,先秦时期就很重视,但流传下来的不多。汉魏六朝时期,蒙学教材的编写和应用比较普遍,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唐宋时期,由于家庭教育相当发达,所以对蒙学教材的建设很有成就。概括说来,在唐宋以前编写和被保存下来的蒙学教材有李斯的《仓颉》,赵高的《爰历》,胡母敬的《博学》,文字多取自《史籀篇》。汉初的闾里书师将它们合编为平民之家的识字教材,统称为《仓颉篇》。尔后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李长《元尚篇》,扬雄的《训纂篇》,贾纺的《游喜篇》,张揖的《埤苍》,蔡邕的《劝学》,《圣皇篇》、《黄初篇》、《女史篇》,班固的《太甲篇》、《在习篇》,崔瑗的《飞龙篇》,朱育的《幼学》,樊恭的《广苍》,陆机的《吴章》,周兴嗣的《千字文》,束晰的《发蒙记》,顾恺之的《敏蒙记》,以及《杂字指》和《俗语难字》等。这些蒙学教材大多是为了满足皇家和仕宦之家子弟识字教育的需要而编写的,属于所谓的「小学」(即识字)教材。有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被淘汰,有的可能属于皇家所私有或为仕宦之家所家传,所以后世流传于世的只有《急就篇》和《千字文》两篇。其中《千字文》的留传,除了它的编排出色之外,主要的还是因为它是南北朝梁人周兴嗣在编排时,拓取的是王羲之遗书不同的1000个字,书法与识字的结合,适应了小学教育的需要。唐宋以后由于科举制的推行,平民之家的文化教育兴起,所以蒙学教材的极类由单一的识字课本,逐步拓宽到综合知识型、道德教育型、提高阅读能力型、陶冶儿童性情型等各种门类。以识字为主的综合知识型的教材有《开蒙要训》、《百家姓》、《三字经》、《对相识字》、《文字蒙求》和「杂字」书等。《开蒙要训》流传于唐朝五代,全书1400字,均用四言韵语依次介绍自然名物、社会名物、衣饰寝处、身体疾病、器物工具等内容。所用文字多属生活常用字,对后世杂字书的编写有影响。《百家姓》是集汉族姓氏为四言韵语的蒙学课本。成书于北宋。《三字经》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后经明清陆续补充,至清初该本收字1140,三字一句地叙述了人生教育的重要、三纲五常十义、五谷六畜、四书五经、历朝史事,以及历史上勤奋学习而「显亲扬名」的事例等。该书知识宽泛,句法灵活,语言通俗,是古代中国蒙学中最著名的家教教材之一,受此影响的有《文字蒙求》,它是清朝教育家王筠从许慎《说文解字》中选辑常用的2000余字编成的,并且以汉字造字规律带动识字的教材。《对相识字》是宋末出现的一本图文对照的识字课本。实用的杂字书历代都有,但图文对照,讲究直观教学效果的识字课本,《对相识字)堪为首创。后来,(三字经》、《千家诗》等亦仿照此类,图文并茂。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主的蒙学课本,除了长期使用的《孝经》、《论语》之外,唐代佚名者着的《太公家教》;宋代朱熹的《小学》,吕祖谦的《少仪外传》,吕本中自《童蒙训》,程若庸的《性理字训》。这些蒙学教材,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如明代吕得胜的《小儿语》,吕坤的《续小儿语》,朱升汇编的《小四书》;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王相汇编的《女四书》,以及流传的《昔时贤文》、《圣训广谕

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