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营养生理实验技术主要内容鱼类蛋白质利用率的测定鱼类对饵料主要成分消化吸收率的测定鱼类肠管对氨基酸的吸收鱼类蛋白质利用率的测定了解鱼类蛋白质利用率测定的基本原理,掌握鱼类蛋白质利用率的测定方法。食物中蛋白质的利用主要取决于它们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状况。食物蛋白质越是能够满足鱼类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它的利用率就越高。对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测定与计算方法之一是蛋白质净利用率rNPU(proteinutilization):mI-(mF-mFK)-(mU-mUK)mIrNPU=式中,mI为摄入的总氮量;mF和mU分别为投喂试验饵料的鱼粪便(feces)和尿液(urine)中所含的氮量;mFK和mUK分别为投喂无蛋白饵料的鱼粪便和尿液中所含的氮量,即内源性氮的失去量。鱼类蛋白质利用率的测定(一)实验装置的建立①养鱼水族箱(A),体积可为35cm×20cm×30cm。每次只容纳1尾鱼进行试验。水族箱应和水源(E)相连接并不断用气泵(D)充气,使试验鱼处于适宜的水环境中。②粪便收集管(B),直径约为35cm,长度约25cm,以一虹吸管和水族箱相连。管内含有氯仿(F),用作粪便中氮的防腐剂;有氢氧化铜(G),用作蛋白质沉淀剂;还在管中部放置一束玻璃纤维(I),以防止收集的粪便(H)流到管外。③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柱(C),直径约55cm,长约60cm,直接和粪便收集管的出口连接,用以吸收溶解性的尿和代谢产物的含氮化合物。鱼类蛋白质利用率的测定测定鱼代谢性的氮排出量(包括粪便中的氮,尿中和代谢产物中的氮),可使用含有蛋白质的试验饵料,以及使用无蛋白质的饲料作对照。试验鱼先在投饵水族箱中定量投饵。投饵量(指饲料干重)为鱼体质量的19%~25%,每日3次,准确记录鱼摄食的饲料量。鱼摄食后就移入试验水族箱,收集24h的排泄物。每次只测定1尾鱼。试验期间调节适宜的流速使水源不断把水注入水族箱,通过粪便收集管和离子交换树脂柱分别收集颗粒状和可溶性的含氮化合物。24h后停止给试验水族箱注水,将试验鱼从水族箱取出,使水族箱内的全部水都通过粪便收集管和离子交换树脂柱。将粪便收集管内的全部收集物经过滤纸过滤后收集起来以测定其含氮量。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的全部含氮化合物用400 mL/LHCl溶出后亦用来测定含氮量。(二)蛋白质净利用率测定鱼类蛋白质利用率的测定采用克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样品含氮量。其方法如下:(三)+2H2O+O2C+O2CO22H2+O22H2ONH2-CH2-COOH+3H2SO4NH3+3CO2↑+2SO2↑+4H2O2NH3+H2SO4(NH4)2SO42H2SO4+Se2SO2+H2SeO3+H2O(NH4)2SO4+H2SeO3(NH4)2SeO3+H2SO43(NH4)2SeO39H2O+3Se+2N2↑+2NH3(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NH3+H2BO3NH4H2BO3鱼类蛋白质利用率的测定采用克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样品含氮量。其方法如下:(三)克氏定氮法(1)样品的消化。(2)蒸馏。(3)仪器的洗涤。(4)滴定。(5)计算。(1)样品的消化。将小纸筒放入称瓶中,加入约05g试样,然后置105℃烘箱中烘至恒温,冷却并称重后,用长镊子夹住纸筒底部突起处,斜向上插入到克氏烧瓶底部,然后连烧瓶一起倒转直立,试样即无损失地倾入瓶底,然后小心取出纸筒,放回称瓶中,称重,计算试样重量。接着,在烧瓶中加入6mL5g/L硒-硫酸混合液,轻轻转动烧瓶,使试样全被酸湿润,再加入4mL300mL/L过氧化氢(最好分几次加入,以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将试样渍出。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在剧烈反应停止后,投入数粒玻璃珠,置电炉上加热煮沸,直至溶液澄清(无色或只呈微黄色,约需20~30min,一般不超过1h)。冷却后,用无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每种样品需同时做2~3个平行测定。另取2个克氏烧瓶,不放样品,而分别加6mL硒-硫酸混合液和4mL过氧化氢作为空白,往后的处理方法与样品相同。鱼类蛋白质利用率的测定采用克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样品含氮量。其方法如下:(三)克氏定氮法(2)蒸馏。取3只干净的50mL锥瓶,加入20g/L硼酸溶液10mL及混合指示剂4~5滴,这时瓶内液体应呈紫葡萄色,用小烧杯盖好备用。若瓶内液体呈绿色,表示烧瓶不干净,应弃去溶液重洗。克氏定氮仪实际上是一套蒸馏装置(见图1-2),蒸气发生器是一容量为2L的平底烧瓶,其中装入加有数滴浓硫酸和数滴沸石的蒸馏水(最好加数滴
鱼类营养生理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