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番茄晚疫病.ppt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番茄晚疫病基本介绍 ∙番茄晚疫病病原 ∙番茄晚疫病病症 ∙番茄晚疫病发病规律 ∙番茄晚疫病防控方法番茄晚疫病基本介绍番茄晚疫病是番茄上重要病害之一,局部地区发生。番茄晚疫病保护地、露地均可发生,但主要危害保护地番茄。英文病名:Tomatolateblight1847年在法国首次报道,1861年HeinrichAntondeBary证明晚疫病菌的致病性。该病发病后扩展迅速,流行性强,如遇7或8月多雨季节病害极易发生和流行。番茄晚疫病病原病原类别:真菌病原: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属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丝状,初无色透明,后变褐色,寄生于寄主组织内。危害对象:番茄、马铃薯、茄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侵染循环:番茄晚疫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里越冬,亦可以菌丝体潜伏在马铃薯的薯块上由春播植株上传给番茄。病菌孢子囊通过气流和雨水落到植株上后,在水中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再萌发,侵入到植物组织中去。当田间形成中心病株后,产生大量繁殖体,再经风雨向四周扩展,慢慢形成普遍发病。番茄晚疫病病症幼苗染病,先由叶染病,病叶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当向叶脉和茎蔓延后,可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最终导致植株萎蔫或倒伏高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白色霉层;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后转为褐色,叶背病、健部交界处长出白霉,整个叶腐烂,可蔓延到叶柄和主茎。茎杆染病产生长条状暗褐色凹陷条斑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病斑呈不规则云纹状,稍凹陷,边缘明显,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番茄晚疫病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马铃薯上发病,在薯块中越冬。在有保护地的地区,可在秋、冬季温室中为害番茄,成为春播露地番茄晚疫病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靠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先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遇适宜条件,引起全田病害流行。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0摄氏度,最适相对湿度95%以上。多雨低温天气,露水大,早晚多雾,病害即有可能流行。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影响较大。一般种植感病品种,种植带病苗,偏施氮肥,定植过密,田间易积水的地块,易发病。靠近发生晚疫病棚室的地块,病害重。

番茄晚疫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71 MB
  • 时间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