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社会的标准中国小康社会的标准我们现在提出来的小康标准,都是以进入小康社会为标准而设定的,实际上相当于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那么,20年后中国的小康社会的标准怎样界定呢?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国家统计局的专家分析,按照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2000年价格计算)将超过35万亿元。21世纪头20年,%的增长速度。对于人均增长目标,曾培炎在十六大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那么,2020年的小康社会标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需要说明的是,小康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但应该有相应的国际参照标准。中界定为下中等收入均水平设定为我的起点标准。按照人均GNP800美元是这样确定的:按当时的汇率水平,80年代初期,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的下限值是450美元,上限值是4500美元,其中下中等收入为人均800美元,这就是我国在19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人均的依据。该课题组还采用综合指数法,把全均水平进行定量比较,进一步研究确定,小康的起点水平与世界下中等收入相当。我们认为,由于世界各在不断提高,世界银行对国际上三个档次的国际对照标准也应该相应调整。不应该把800美元固定下来,而应该根据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的数值上作相应调整。但是,据世界银行《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按汇率法计算,低收入国家为785美元及其以下,中等收入国家:786~9655美元;世界下中等收入为人均GNP为1230美元。据该发展报告统计,1997年我国人均GNP为860美元,刚刚跨入世界下中等收入还差三分之一的距离。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在整体上终于摘下了“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帽子,跃入世界中下收入尚达不到原定的小康社会起点水平的。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除去统计方面的因素,根据目前的情况,可以把中国小康社会的起点加以调整,就是下调,把标准界定为世界下中等收入,这样做既符合中国国情,也大体上与国际标准
中国小康社会的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