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保险监管于殿江本章介绍政府干预市场的一般理论,让学生掌握市场支配力与保险监管、外部性与保险监管、“免费搭车”与保险监管、信息难题与保险监管之间的关系,保险监管的收益和成本分析、规避监管的收益和成本分析、以及监管过程的均衡。了解保险监管目标、保险监管机构、保险监管方式以及保险监管机构对有问题的保险公司采取的纠正与处罚措施。让学生掌握市场准入和股权变更监管、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监管、资产与负债监管、资本充足性及偿付能力监管、交易行为与网络保险监管、再保险监管、衍生工具监管、跨境保险活动与保险集团监管的含义、原则和内容。金融监管与保险监管的基本含义?金融监管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的代理机构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各种监督和管制,包括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经营活动、市场退出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对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结构、风险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合规性、达标性的要求,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立法和执法体系与过程。?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和健康地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但在实际中,这两个词单独使用时,一般都分别包括了两个词的复合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一般同时使用,不再区分两者的细微差别。因此,金融监管这一复合词被广泛使用。?保险业是经营保险商品的特殊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各国对保险业都实施监管。?保险监管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保险业的监督和管理,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国家通过制定有关保险法规,对本国保险业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二是国家专司保险监管职能的机构依据法律或行政授权对保险业进行行政管理,以保证保险法规的贯彻执行。?保险监管的历史始于16世纪后半期。最早建立保险监管制度的国家是保险业最先发展起来的英国。1755年英国成立保险商会,这是政府对保险业进行管理的开端。?现代保险监管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授权给专门的保险监管机构,使之专司保险监管之责。这种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1851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率先设立保险署,专司监管之责,开创了保险监管制度的新篇章。?现代保险监管制度的另一个进步体现在保险监管法规的不断完善。在这方面比较先进的是英国。1870年英国颁布了《寿险公司法》,随后在其他保险业务领域也相继颁布了相应的法规,并于1909年颁布了《保险公司法》。?20世纪2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的保险监管制度已基本形成,保险监管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国对保险业进行监管,主要是由保险业的性质及其经营特点所决定的,即:保险事业的公共性、保险合同的特殊性、保险技术的复杂性。第一节政府干预市场的一般理论?一、公共利益论?“公共利益论”认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应当是寻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问题是如何来衡量所谓的社会福利。目前人们进行福利分析的思维架构大多建立在社会福利的有效配置这一目标上,如“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改进”。?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可以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有效的配置并不一定是公平的。各国政府也一直都对保险业采取比其他一般行业更多的监管措施。这种监管实践背后的基本理念是,保险业对于公众的福利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公共利益,直接影响着公民和企业的经济安全。因此,也就为保险监管找到了理论基础和理论解释。?“帕累托有效”只有在各种严格的假设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现实社会中所有的市场都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只能让市场尽可能地满足完全竞争的条件,从而尽可能地实现竞争所能够带来的利益。?市场失灵的存在,会引起整体社会福利的减少。一般市场监管和保险市场监管的目标应当是使这种社会福利最大化。通常政策制订者将此目标解释为在保持生产者剩余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消费者剩余的最大化。这是有些国家对保险费率实施监管的理论依据。?社会福利的增减是检验监管政策效果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当然,市场并不总是能够处于“帕累托改进”状态。生产者剩余增加而消费者剩余相应减少的现象是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监管者应当关注社会福利的变化,一旦市场失灵鼓励了生产者的行为,使社会福利遭到损害,他们就有理由采取矫正市场失灵的监管措施。?二、私人利益论?“私人利益论”认为,监管者为了获得来自行业的资金以及其他支持时,可能会表现出倾向行业(保险人)的偏见。相反,为了获得消费者(选民)的支持,则可能会表现出倾向于消费者的偏见(如压制价格),即使长期效果是有害的。?“私人利益论”中最著名的监管理论是所谓的“俘获理论”,该理论认为监管者被其所监管的行业俘获而为该行业的利益服务。保险业的特殊利益集团包括保险人、再保险人、保险
第十章保险监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