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页院 张力编者按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毎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2008年3月29日至30日,亚洲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非小细胞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等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情况。本报将对2008版指南的更新内容进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本次会议上,专家组成员、•院的MohammadJahanzeb教授,介绍了2008版《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的更新情况。本文重点介绍《指南》与2007版相比主要进行了哪些更新。《指南》的分类证据和共识等级见表1。预防与筛査尽管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讣划(I-ELCAP)的近期数据证实,肺癌筛查可检测出I期肺癌,从而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专家组H前仍不建议常规使用CT筛查(3类),仅建议对参加临床试验的高危人群行CT筛查评估。若要进行CT筛查,则必须遵循I-ELCAP的筛查方案。辅助治疗2008版《指南》修改了IA和EA期NSCLC的辅助治疗建议。对IA期(丁卍。)手术切缘阴性的髙危患者,化疗的ijF•据级别山2B类更新为3类。IA期切缘阳性者再切除后化疗的证据级别山2B类更新为3类,化放疗后可选择继续化疗,单独放疗也可作为一种选择。对川A期(「~2“2)切缘阴性者,取消化放疗+化疗的建议,在化疗的基础上增加纵隔放疗(表2)。2008版《指南》建议,术前化放疗时放疗总剂最山44-45Gy更新为45-50Gy。对纵隔淋巴结阳性的N2期患者,评佔方法山纵隔镜检査更新为病理纵隔淋巴结评佔,包括纵隔镜检査、支气管内超声成像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BUS-FNA)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若T3N2期患者对根治性同步化放疗反应良好,可考虑手术切除(3类)。对TTTB除卫星病灶外可切除)的&和R2病变,建议初始手术治疗后行化放疗,继之以化疗。监测2008版《指南》建议,对I~IV期患者行常规体格检查,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曲毎6个月1次更新为毎4~6个月1次,持续2年,之后毎年行胸部CT非增强扫描(2B类)。复发与转移的治疗在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醉+卡钳与紫杉醉+卡钳一线治疗伴恶性胸腔积液的川B期或IV期NSCLC试验(ECOG4599)屮,贝伐单抗纽的入纽标准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晩期NSCLC、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It为状态(PS)评分为o或1及有可测最或不可测最的病灶。2008版《指南》进一步明确了贝伐单抗一线使用的入组标准,即非鳞状上皮细胞NSCLC、无咯血史、无屮枢神经系统转移及无持续抗凝治疗。贝伐单抗除了在初始化疗后可单药维持治疗外,必须与其他治疗联合。对PS评分为0~1者,若满足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入组标准,则采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而对不满足该标准或PS评分为2者,则给子单纯化疗。冃前对贝伐单抗仍有争议的方血表现在:其与所有化疗联用的安全性如何?治疗持续时间及是否需要维持治疗?能否用于二线或三线治疗?试验标准排除者(脑转移、鳞癌及使用华法林)的安全性如何?能不能确定出血的高危患者?如何控制高血压?2008版《指南》建议,孤立脑转移灶治疗屮的''士放疗"更新为''+放疗",放疗确定为全脑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乎术和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