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1、质量为m的物体的动量P和动能之间存在下列关系或者EK=P2/2m。2、动量守恒是矢量守恒(1)总动量的方向保持不变。(2)矢量方程:注意规定好正方向,各动量代入正负号计算。3、两物体m1、m2碰撞之后,总动量必须和碰前大小方向都相同,总动能小于或等于碰前总动能,碰后在没有其他物体的情况下,保证不再发生碰撞。原来静止的系统,因其相互作用而分离,则m1s1+m2s2=0。4、一维的两物体m1、m2以速度v1、v2发生弹性碰撞之后的速度分别变为:若v2≠0,m1=m2,则,交换速度。m1>>m2,则。m1<<m2,则若v2=0,m1=m2时,。m1>>m2时,。m1<<m2时,。质量大碰小,一起向前;小碰大,向后转;质量相等,速度交换。碰撞中动能不会增大,反弹时被碰物体动量大小可能超过原物体的动量大小。5、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后,相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也可以说两物体的速度之和保持不变,即6、反弹:动量变化量大小7、“弹开”(初动量为零,分成两部分):速度和动能都与质量成反比。8、人船模型(反冲)解决这种问题的前提条件是要两物体的初动量为零(或某方向上初动量为零),画出两物体的运动示意图有利于发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提醒要注意各物体的位移是相对于地面的位移(或该方向上相对于地面的位移)。9、A追上B发生碰撞,则(1)VA>VB(2)A的动量和速度减小,B的动量和速度增大(3)动量守恒(4)动能不增加(5)A不穿过B()。10、碰撞的结果总是介于完全弹性与完全非弹性之间。11、子弹打木块模型:①子弹(质量为m,初速度为)打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质量为M),但未打穿。从子弹刚进入木块到恰好相对静止,子弹的位移、木块的位移及子弹射入的深度d三者的比为②子弹穿出了木块(相对位移等于木块厚度),子弹速度大于木块速度。12、弹簧模型:双弹簧振子在光滑直轨道上运动,弹簧为原长时一个振子速度最大,另一个振子速度最小;弹簧最长和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两振子速度一定相等。13、滑块小车类习题:在地面光滑、没有拉力情况下,每一个子过程有两个方程: (1)动量守恒;(2)能量关系。常用到功能关系: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距离等于摩擦产生的热,等于系统失去的动能。“滑块模型”与“子弹打木块模型”可归为一个模型,滑块没有滑离小车,相当于子弹留在木块中,而滑块从小车上滑下,相当于子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动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