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蒙太奇一一影视艺术基础知识蒙太奇(montage),源于法文,原为建筑学用语,直译为"装配”、“构成”的意思。最先由路易?德吕克借用到电影中来,到现在已成为世界通用的电影艺术专门术语,即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剪辑、组接镜头的意思。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蒙太奇是摄影机的活动和可剪辑胶片的产儿,是“借助于电影技术而发展到极完善形式的分割和组合方法”(《普多夫金论文集》第151页)。早期的电影是没有蒙太奇的。如卢米埃尔和梅里爱的影片,前者只是现实生活的原始记录,后者也仅是舞台剧的简单照相,从不分什么镜头,一个场面用一个固定的全景镜头拍摄下来,再将各个场面机械地粘接在一起,没有任何艺术技巧可言,当然也没有什么蒙太第一个运用蒙太奇手法的是英国人威廉逊O英国人威廉逊和斯密士,创造了以不同机位、不同景别镜头进行组接的新的电影语言——蒙太奇。他俩运用蒙太奇技术拍摄了不少改编自通俗小说、民间故事的通俗化电影。在影片中,他们将追逐式的平行蒙太奇加以充分发挥,追逐者和被追逐者镜头相互穿插出现在银幕上,加快节奏、制造紧张气氛,由此吸引观众。后来的美国电影《火车大劫案》的处理手法基本源于此。威廉逊和斯密士创造了蒙太奇,但毕竟简单,真正使蒙太奇成为电影艺术手法,是美国人格里菲斯。格里菲斯是个实践家,他只是凭借艺术家的直觉来运用蒙太奇手法,并没有总结出理论,是苏联早期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爱森斯坦和库里肖夫等人创立了蒙太奇理论O蒙太奇的基本原理首先,人们对可见世界的观察,总是不断地改变空间范围和视角角度。其次,人类天性有喜爱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事物连成一个联想的习:第三,“不是两数之和,更像两数之积”。最先阐明这个原理的,是普多夫金及其老师库里肖夫的那个着名实验——“库里肖夫效应”。库里肖夫从旧片中选出着名演员莫兹尤辛的一个毫无表情的脸部大特写,在他前面分别接上三个不同的镜头盘汤、一口棺材、一个玩耍的小女孩。当把这些接好的片段分别放映给不知底细的观众看时,同一个莫兹尤辛的面部表情,在和汤盆组接在一起时表现为“饥饿”,和棺材组接在一起时表现为“悲哀”,和小女孩组接在一起时表现为“慈爱”。影视艺术基础知识蒙太奇分类蒙太奇的方法是由现实生活所提供的,反映了人们观察、认识、概括生活的规律。蒙太奇又是导演解释剧本的一个重要手段,体现了导演对世界的现象以及认识。生活千变万化,反映了生活的电影艺术就会不断地创造出各种新的蒙太奇技巧和组接镜头的方法。因此,蒙太奇的分类不可能是绝对的,这里从影片中经常看到的例子大致划分几种类型。电影蒙太奇总体上可分为叙述性蒙太奇、表现性蒙太奇和声画蒙太奇。叙述性蒙太奇的各镜头之间动作形象是连续的,注重于事件、动作过程的叙述;表现性蒙太奇各镜头的形象往往从外部形式上不一定存在明显联系,它主要是通过形象与形象、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冲突和撞击,来激发一种新的情绪与思想,表达一种新的意象;前两种可称为视觉蒙太奇。自从20世纪20年代末,声音元素加入电影后,形成了一套声画对列组合的原则,称为“声画蒙太奇”。叙述性蒙太奇也称为连续性蒙太奇,“它主要在讲一个故事”,镜头与镜头之间动作形象是连续的,注重于事件、动作过程的叙述。叙述性蒙太奇是构成部影片不可缺少的方法,它能够表达情节的发展和动作的连贯,给人以明白流畅、知根知底、脉络清楚的艺术形象。在一部影片中,用的最多的,还是叙述性蒙太奇
电影蒙太奇 影视艺术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