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红帽案例.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案例背景说明《小红帽》一课是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第三课的学习内容,在备课中,相对于前两课的内容,歌曲的篇幅一下子明显增长,难点节奏增多,但是《小红帽》的故事对学生而言,耳熟能详,又能给课堂增添不少的亮点。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全体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以故事的导入为出发点,通过节奏的朗读,歌词的诵读,表演的创编,达到学习新歌的目的。仔细推敲,课似乎有些老套,但是新课程实施至今,经验不少,问题也不少,新课程下音乐教学中音乐的魂无法摈弃。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大刀阔斧”,经典保守也不失音乐课堂教学的魅力。二、思考问题1、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教师到底放手了吗?2、开放式的音乐教学,何为开放?3、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中的"意外事件"?三、案例描述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的形象性,《小红帽》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教学铺垫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按照课前的教学设计,在紧接的节奏练习中,节奏的难度较之前几课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让学生能掌握牢固,一遍遍的反复练习,很多学生的脸上流露出了些许的无奈,和刚才听故事时的专注相比,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些压力。一段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坚持”后,新歌的教学正要开始,学生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发,我正想播放《小红帽》的录音,一只小手高高的举起了,是任晗艺。“你有什么事吗?”我走到她面前,这是一个平时很乖巧的小孩,“老师,我会弹这首歌!我学习电子琴的时候,已经学会了!”此时我的心里豁然开朗,我怎么就没想到用这个方法来导入呢?“是吗?老师请你为大家来演奏这首《小红帽》好吗?”教室里一片沸腾。(课堂随想:我忽然领悟到,平时常常在接触与学习的动态生成型教学就这样在我的课堂里自然而然的生成了。现在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天下”,师生之间是平等而民主的关系,应该给学生“说”与“做”的权利,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随时捕捉学生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主动性,真正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于是,任晗艺在我的电子琴上开始了演奏,虽然由于没有事先充分的准备而有些紧张,但是学生们听的很认真,并抱以了热烈的掌声,另我更惊喜的是,还有三个学生也是校艺术学校电子琴班的,他们也会弹这首曲子,于是,另外三位小朋友也相继演奏了《小红帽》,四遍音乐的相继演奏,让学生对歌曲已经有了很完整的音乐形象。于是,灵感继续在我脑海中闪现。师:老师想请这四位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小朋友学习这首歌曲,行吗?生:好!(教室里一片欢腾!)师:下面老师就把课堂交给你们,老师也做你们的学生。四位小老师在一番的讨论后,开始分工合作教学,形式居然多种多样,有领一句跟唱一句的小老师,也有为歌曲设计表演动作的舞蹈小老师,无论是担任小老师的学生,还是其他学生,每个人都很投入,他们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随想:课堂不是封闭的空间,而是开放式的无限的空间,当课堂中出现了与教师原本的教学“套路”不吻合的地方,是“扼杀”学生的想象与观点,形成某种既定的“统一答案”,还是鼓励学生说完,教师给予肯定?是按照教参教案去上课,还是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我终于知道,让学生去讲比教师给出标准答案的效果要好,教师及时的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句肯定的话,对学生而言比什么都重要。)有了

小红帽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0-03-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