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湄洲第二中心小学朱世芬教育与孩子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本地文化,为孩子们创设了孩子熟悉的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结合旅游景点,创设良好的环境我园是在农村,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的家乡——湄洲岛是国家旅游度假区,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很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孩子的生活和他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每一个地方的风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性格。每一种文化资源都有很好的教育价值,在幼儿熟悉的本土文化中获取资源,创设幼儿熟悉的环境,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对幼儿进行教育有着很大的意义。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年龄特点,如果是幼儿熟悉的环境,更有利于幼儿在轻松的氛围里学习。以前每次环境创设时,我们总要到处找资料,找材料,找时间,弄的焦头烂额,总算把教室布置地花花绿绿。而这样的环境往往只可远观,并不适合现实需要,又不贴近幼儿生活,也没有真正体现孩子的参与。这样的环境对平常的教育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实用价值。去年,我们开始结合本土文化,结合各景点,引导孩子与教师一起创设环境。作为国家旅游度假期的湄洲岛,最出名的应该是湄洲妈祖庙,而这个也是幼儿最熟悉的。每年的三月二十三或九月九等妈祖的节日,孩子们就会跟着爷爷奶奶去祖庙观看大型的祭奠活动。因此,结合“美丽的妈祖庙”这个主题活动,我和孩子们决定在教室体现出这道美丽的风景线。孩子们在家的时候常听爷爷奶奶说起妈祖的故事,对这位海上和平女神,孩子们是多么的熟悉且崇拜着。所以孩子的兴趣是非常的浓,积极性非常的高,孩子们都很主动地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有的孩子从家里找来关于祖庙风景的挂历、图片、资料,然后我们就开始分工合作。有的孩子把挂历上的图片剪下来,有的孩子进行分类,有的孩子回忆起祖庙的构图,把它们按顺序整理好,然后贴在墙壁上。有的孩子折了小鸟要求贴在祖庙的上空,说是和平鸽飞在我们的湄洲岛上。有的孩子说,祖庙的周围是海,海里还有鱼,虾等,我们就一起折了很多鱼,画了很多虾和螃蟹,并让孩子们自己涂上漂亮的颜色,然后贴在了最下面。就这样“美丽的妈祖庙”成了我们班最绚丽的风景线。孩子们不知有多开心。在这一段时间里,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很多,创造性思维也有很大的提高,这让我意识到了环境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合理的利用环境又为我们带来了多大的收获。利用家乡的特产,开展教学活动我们从小生活在海边,海产品是我们湄洲岛的特产。这是在每个家庭里常见到的,也是孩子们最熟悉不过的。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些资源的利用,我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海产品。并用这些海产品与幼儿一起制作玩教具。如我们用蚌壳做沙球,海螺当木鱼,沙子染上颜色制作沙画,还利用贝壳制作风铃……孩子们通过收集、制作,了解了家乡的大海,家乡的特产,认识了很多海产品,知道了它们的营养价值以及作用。我们还利用海产品开展了“我们爱大海”等主题活动。孩子在这段时间观察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知道了螃蟹有八条腿,活虾和煮熟的虾颜色不一样,章鱼和乌贼的不同……并了解到家乡物产丰富,有这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并通过“美丽的大海”这些活动,让孩子了解保护环境的重
浅谈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