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边疆经济与文化.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1**********年第3期边疆经济与文化No32007(总第39期)THEBORDERECONOMYANDCULTUREGeneralNo39论民国时期桂东南的禽畜饲养与出口贸易庞济燎22(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民国时期是桂东南禽畜养殖业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期间,受运输能力以及饲料缺少等因素的制约,桂东南的禽畜养殖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范围之内;但在市场资本因素的影响下,桂东南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禽畜远程贸易。民国时期玉林五属的禽畜养殖与贸易是该行业市场化、规模化的一个过渡时期,开启了以后发展的大门。关键词:桂东南;禽畜养殖业;对外贸易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2007)0300870320世纪末,商贸性质的禽畜养殖业成为玉林区域(包括玉林市、博白、陆川、北流、兴业、容县;玉林五属是民国遗留下来的称呼,也主要包括这一区域)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该产业,以铁路为渠道从外界运进饲料;以本地农户为劳动单位进行小规模养殖;以珠江三角洲为产品输出地赢取利润。该区域的农民从中受益匪浅。一、,玉林五属地区的主要禽畜有耕牛、生猪、鸡鸭等。耕牛与生猪最重要,养殖的数量多,价值相对而言也比较高。各县对牛的养殖在10000—30000头之间,唯兴业县约5000头;对猪的饲养在20000—90000头之间;对鸡的养殖在25—60万只之间,唯兴业县约6万只。玉林五属平均每户养殖的禽畜数量为:09头耕牛;14头生猪;3至6只鸡,其中,若每户有5人,则博白、玉林两县人均饲养1只,北流、陆川、兴业人均饲养不足1只。[1],由于当时无法便利地从外地运进,饲料只能靠当地生产。所以农家的禽畜饲养量取决于农家自身的饲料生产量,这对禽畜养殖是一个很大的制约。由于缺少饲料,禽畜养殖一般只能作为副业。“县属无畜牧专业。日常饲养牛、猪、鸡、鸭、鹅、鸽等,仅为农家副业而已。其中以养牛、猪、鸡为最普通。牧养情形,牛,日放于山野,夜饲以稻秆或杂草⋯⋯鸭放牧于水田⋯⋯猪之饲料,为薯藤、苦卖菜或薯藤枯及各种菜屑,混以米或米糠煮之为粥⋯⋯鸡、鹅、鸭饲料,纯用谷类。”[2]北流与陆川的养殖方式与此大同小异,猪的饲料也是红薯藤、红薯、木薯、大米、米糠等;[3]牛的养殖也是以山坡放牧为主,饲料为青草、稻草等,冬天则加喂红薯与米水。[4]417北流的农户有养仔猪的习惯,即养母猪以生猪仔,仔猪在断奶以后喂养稀粥,待到90天体重约为12至13公斤时就出售。[3]引用当时广西的平均统计数据,结合玉林五属的特点进行探讨,可有助于了解当时饲料问题的迫切性。表1广西粮食各项用途之百分比(%)[5] 类稻谷小麦大麦玉米荞麦黄豆甘薯木薯芋头用途人用食料746073575554666788家畜饲料715163334723202种子71068897910其他**********—收稿日期:20060922作者简介:庞济燎(1981),男,广西玉林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近现代中国经济史研究。BIANJIANGJINGJIYUWENHUA 87©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

边疆经济与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55273190
  • 文件大小103 KB
  • 时间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