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建筑保护.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建筑保护----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保护和再利用武当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全国武术之乡、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不但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能够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这个雄镇鄂西山区的风水宝地,曾经红红火火得令天下人刮目相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武当山是一个神秘的所在,因为它与明朝皇帝朱棣扯上了关系。明成祖、当年的燕王朱棣已非常手段夺得帝位后,为巩固皇权,利用武当山道教,鼓吹“皇权神授”,以掩天下耳目,于是在武当山大兴土木。经的营建,建成9宫9观、36底、72座岩庙、100多座石桥等共33组道教建筑群;永乐十四年(14),又下令拨徙流犯人550户、3123人送往武当山垦荒,每年交纳斋粮、茶、盐及棉花,以供养宫观。后来,朱棣还封武当山为“太岳太和山”,武当山至此成为皇家庙观。其后200多年间,明代历任皇帝皆效法祖制,明嘉靖年间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扩建与维修。武当山,这个真武大帝修炼40余年,得道升仙的地方,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皇风王气,仙风道骨荡然不存焉。但无论如何,经历了六百多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还是保存了下来,我们从武当山看到了明代建筑的一个美丽侧影,也是值得庆幸的。我们从磨针井、太子坡等地方能获得许多启迪与感悟。不过,近年来有两件关于武当山的事,让人开始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命运担心了。其一是,遇真宫遭遇大火,报道称,大殿焚毁,造成经济损失65万余元,主要责任人被判刑;其二,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观——复真观里,竟然出现了一个由古建筑改建而成的三星级宾馆——“太子养生堂”。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宾馆的投资者正是肩负文物保护职责的武当山文管所。记者经过采访宾馆投资方————武当山文管所所长罗志教了解到,“太子养生堂”项目总投资100多万,投资全部由单位自筹。8月完工,今年开业。记者问:“你们把古建筑改成宾馆,上级部门不知道?”“怎么不知道?我们这里餐饮、住宿、娱乐、医疗一条龙,上级领导经常住这里,生意好不得了。”当记者问到在古建筑内搞宾馆是否会破坏文物时,罗志教这样告诉记者:“文管所主要是对古建筑进行有效利用。建筑没有人住坏得才快。太子坡这里房子比较多,大量的房子都闲置。不如利用起来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从武当山的古建筑保护中,很容易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的古建筑保护意识很差,还有一个问题更值得人们思索:古建筑到底该怎么保护,是完全隔离维修保护还是再利用,让其再现生机?中国的古保护为什么这么困难呢?梁思成在她的《中国建筑史》中剖析到,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古建筑大都是以木结构为主,很容易烧毁、破坏,这跟西方的石结构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这是客观原因,没法改变的,能够改变的是人们的古建筑保护意识。梁思成先生早在上世纪30、40年代就不止一次地指出,国民“缺乏视建筑为文化遗产知认识,官民均少保护旧建的热心”,于是,北京古城墙没了,北京的四合院逐渐消失着,各地的古民居也都慢慢的被现在建筑蚕食着,连武当山六百年的道观都被改成了宾馆。都21世纪了,梁先生的忧患仍值得我们三思。一个时代的建筑反映一个时代的特点,满足一个时代的要求,到了另一个时代可能就不适用了,这就是古建筑在

中国古建筑保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