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成果浅谈实施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铜川市宜君县太安镇中心小学王晓彦课改实施十多年来,我们体验过课改带给我们的温暖,感受过课改带给我们的激情,也经历过课改带给我们的困惑。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才是高效课堂呢?我对于实施高效课堂,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要狠抓教师业务学习,解放思想,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决定有什么样的行动。只有教学观念转变,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形势和要求。为了让教师彻底转变观念,我校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利用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要求老师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其解读,从编者的角度去钻研教材、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树立更新意识。从学生的角度去领会教材、感悟教材、分析教材,落实新型观念。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改理论等,教师书写出阶段性的心得体会。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县级各类培训。近三年外出学习人数达到126人次,外出学习教师回来之后,首先上好示范课,随之对其它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再培训。做到虽没能力请进来,但想办法走出去,从而逐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经过学习,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明显的转变,课堂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如一位老师上的数学课,以前每节课讲的滔滔不绝,黑板上写的满满的,现在课堂有了学生活动,教师也走下了讲台,深入学生中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进步快,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她说:“培训让我知道了教师在课堂上是引导者,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二、坚持备课以学生为中心,为落实高效课堂创造条件提到备课,人们自然会想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等等。前二者历来被教师们重视,但对于备学生,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有的教师谈到自己模仿特级教师的教案上的课,教学效果并不好,有的相差甚远。我的看法是备课只备了教学内容,并没有备学生。课堂上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备课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自身实际等复杂的教学因素,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因此备好学生是重要的一环。1、了解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和成型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会学既定的学习内容。科任教师只有吃透自己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保证自己的教学效果。2、分析学生。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去挖掘,去创造。教师在备课中,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如数学课本中也设计了很多数学理解和拓展应用的内容,有的例子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设计问题,教学效果才会好。3、尊重学生。为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备课时要心中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就会受到鼓舞,找回自信。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都可能在师生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课堂氛围既轻松又和谐。三、学
对我校校实施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