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传情,情有意,意生文,文沁心——吕敬人人物简介吕敬人(—)上海人。书籍设计师、插图画家,视觉艺术家,AGI面设计协会会员。师从神户艺术工科大学院杉浦康平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各部门出版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获奖作品1981年《蛇类》获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封面设计优秀奖;1984年《秦一世、秦二世》文学插图入选捷克斯洛伐克国际插图展;1986年《生与死》获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封面设计银奖;1995年《中国民间美术全集》获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整体设计金奖,《黑与白》获第四届书籍装帧展区设计金奖;《三S之行》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书籍装帧金奖;1997年《书籍形态学探议》获全国第三届书籍装帧研究成果金奖。圆明园标识的设计者(2007年)。(一)整体性。理性地把文字、图像、色彩、素材等要素纳入整体结构加以配置和运用。(二)秩序之美。在书籍形态的设计中,所谓秩序之美,不仅指的是各表现性要素共居于一个形态结构中,更指的是这个结构具有美的表现力。(三)隐喻性。通过象征性图式、符号、色彩等来暗喻原著的人文信息,并以此形成书籍形态的难以言表的意味和气氛,构成吕敬人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四)本土性。吕敬人的书籍形态设计非常强调民族性和传统特色,但他不是简单地搬弄传统要素,而是创造性地再现它们,使之有效地转化为现代人的表现性符号。吕敬人的书籍形态设计也因此具有了浓郁的非欧美日的本土性色彩。(五)趣味性。趣味性指的是在书籍形态整体结构和秩序之美中表现出来的艺术气质和品格。吕敬人有着很好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才能,所以他能自如地表现设计的趣味性。他认为,具有趣味性的作品更能吸引读者,引起阅读欲望。(六)实验性。在借鉴传统和当代设计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地创造各种新的视觉样式,采用各类材质,运用各种手法,从而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实验性,也是吕敬人设计的一个显著追求。设计风格《朱熹千字文》封面的设计则以中国书法的基本笔划点、撇、捺作为上、中、下三册书的基本符号特征,既统一格式又具个性。封函将一千字反雕在桐木板上,仿宋代印刷的木雕版。全函以皮带串连,如意木扣合,构成了造型别致的书籍形态。《梅兰芳全传》在设计中寻找近百幅图片编织在字里行间,使主题内容表达更加丰满,并在设计构想在三维的书的切面,设计为读者在左翻右翻的阅读过程中呈现梅兰芳“戏曲”和“生活”的两个生动形象,很好演绎出梅兰芳一生的两个精彩舞台。切口手稿内页《对影丛书》 一位学者和一位画家的对话,两本合二而一的联体书。黑白、阴阳、左右、竖排、横排……诸多设计语言表达的思考,体现东西文化探讨的主题。从内容入手,从对影中汲取灵感,将两部分书的封面的其中一页相连,将两小本一黑一白的书合为一体,切合主题且具有较强的设计感
吕敬人人物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