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言我国古代就有“经济”这个名词,是指“经国济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一切治国方针,范围很广。在现代生活中,也使用“经济”这个名词,仅指节约,含义较窄。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是由希腊文o’ikos(家产)和n’emein(管理)合成的oikonomia演变来的,自日本用汉字译成日文“经济”以后,也被我国普遍采用。它的原意是指家产管理,现在泛指人类一般谋生活动。经济学来源于实践。因为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此重要,所以她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是真正的显学。希特勒常常叫嚣:“要大炮,还是要黄油。”经济学家们常常使用“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来说明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经济学的出发点: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人的无限的欲望。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稀缺性生产大炮和黄油需要各种资源(资本、人力、自然资源等)。如果这些资源是无限的,那么,能生产出来的大炮和黄油是无限的,就没有“大炮与黄油的矛盾”,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人类社会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我们可以给稀缺性下这样一个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二、生产可能性边界“大炮与黄油”这一对物品常被用来说明:资源在国防和民用支出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任何一个社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多生产大炮就要少生产黄油,多生产黄油就要少生产大炮。存在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所有资源都用于生产大炮(像希特勒所希望的),即使这样,其产量也是有限的。比如最大产量为15万门。另一种是所有资源都用于生产黄油,其产量也是有限的。比如最大产量为5万吨。真实的情况是介于两者之间。在这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大炮与黄油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假设该经济社会在决定大炮与黄油的生产时,共提出了A、B、C、D、E、F六种组合方式。如表1—1所示。表1—1可能性大炮(万门)黄油(万吨)ABCDEF1514**********以黄油产量为横坐标,大炮产量为纵坐标,将上述六个点标出来,然后用光滑的曲线将它们连起来,得到的曲线就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P2图1-1)它表示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大炮与黄油最大产量的组合。说明:,多生产一单位大炮要放弃多少黄油。比如,原来生产状况位于E点,即生产5万门大炮和4万吨黄油。现在由于国防需要,要多生产大炮,将生产状况移到D点。此时,大炮多了4个单位,而黄油少了1个单位。平均而言,多生产一单位大炮要放弃1/4单位的黄油。反之亦然。,是资源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但并不是最大数量的组合。即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比如,G(2,5)点,则CE段上任何一点都比G点好!,是现有资源条件下无法实现的。比如,H(4,12)点,与C点比较,大炮数量相同,但黄油产量多出2个单位,这是生产不出来的!与E点比较,黄油数量相同,但大炮数量多出7个单位,也是生产不出来。三、经济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物品以及生产多少。WHAT经济社会要进行抉择:生产大炮还是黄油;或者生产多少大炮,多少黄油,即在大炮与黄油的各种可能组合中选择哪一种。如何生产。HOW经济社会要进行抉择:用什么方法来生产上述选定的物品组合。生产方法实际上就是如何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即用资本密集型方法来生产;还是少用资本,多用劳动,即用劳动密集型方法来生产。为谁生产。FORWHOM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四、经济制度现代的经济制度,一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市场经济制度(marketeconomicsyetem):即自由经济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它的基本特点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以经济自由为原则,以价格机制为指导,以利润最大为目标。(二)计划经济制度(plannedeconomicsystem):主要是指生产资料公有,政府或集体计划经营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时也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战时统制经济制度,或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制度。(三)混合经济制度(mixedeconomicsystem):严格说来,目前既没有纯粹的私有制市场经济,也没有纯粹的公有制计划经济,而是私有制与公有制、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在不同程度上的混合。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通常追求以下六个目标:经济效率(资源配置);经济成长;经济稳定(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外贸平衡);经济自由;分配公平;社会环境。这些目标中,有的是互相冲突的,如效率与公平、成长与环境之间,有如鱼与熊掌,
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第一章--导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