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教学反思.doc连乘、连除、乘除混合教学反思反思一:连乘、连除、乘除混合教学反思今天这节课是在学习乘法口诀表的基础上学习的了,在此之前我们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的混合运算,通过学习试图让学生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力求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以学生己有知识为起点引出相关内容。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准备了连加、加减、连减、乘加、乘减的题目,让学生自己算一算,这样的练习学生是熟悉的,学生也能很快地完成。然后组织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并体会运算顺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读法和运算顺序与加减法差不多,所以复习时安排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读法、计算方法有助于学习新知。课始我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2、在比较中感受连乘、连除与乘除的运算顺序。在学生发现连乘、连除与乘除这些算式的不同点后,又追问:你发现这些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也许学生没有领会我这一问题的意思,学生的回答都没有回答到位,于是让学生分别说说这些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经这么一点拔,立即明白也能体会到它们的运算顺序的相同点从左往右进行运算。呈现几道算式过程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注意一个细节,32的连接线上没有箭头,364的连接线上有一个箭头。我让学生说一说原因,学生表现很积极,我肯定了广益的回答:因为乘法中乘数交换位置积不会变,除法中却只能用被除数去除以除数,不能把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交换。放手让学生自由发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去完成第4题。对于第4题,我们选择男女生竞赛式游戏,利用夺红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今天教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有前面基础知识的铺垫,学生对运算顺序基本掌握,在做这类题的速度上,口诀能灵活应用的比较快,慢的都是在那里想口诀。所以我要坚持让学生每天多背背口诀。反思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教学反思今天教《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考虑到学生课前已经预习过,又有前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经验,所以上课一开始,没让孩子用书上的例题,而是安排了如下环节:1、让大家举例,编一道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题。2、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及结果。3、 同桌互想说说计算过程。4、独立编一道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的题让对方算一算。5、完成书本想想做做。上下来感觉还不错。在编题过程中我问他们在编题时要注意什么时,有孩子提到了在编连除问题时要注意够不够除,我向他们解释说不够除的问题以后可以解决,答案完全可以用分数或小数来表示,接着又有学生提出除法商等于0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争论,趁机向他们解释了一下,被除数可以为0,但除数绝对不能为0的事实,指出这些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都将会涉及到,孩子们对以后的学习充满期待。反思三:连乘、连除、乘除混合教学反思在教学算式的读法时先指名学生读,当第一个学生示范以后,他是这样读234的:2乘3再乘4。我曾在小数网上看到的建议:这种读法只读出了算式的表现形式,而没有读出算式的本质含义,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和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是否引导学生读成:2乘3的积,再乘4,得是多少?3643读成:36除以4的商,再乘3,得是多少?这样读一方面巩固乘法和除法的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更能渗透运算的顺序,因为计算234时是先算2乘3,再用2乘3的积乘4,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71 KB
  • 时间202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