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杨家坟村农村建设项目规划方案2012年,杨家坟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建设工作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特制定杨家坟村规划方案。第一章、全村基本情况一、,,紧靠112国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洪墓距该村1公里,怀抱白河水。全村耕地面积954亩,其中种植蔬菜200亩。共205户,515人口。党员57吗,名。主要产业以种植业为主。2007年被评为省文明生态村,全年人均收入2100元、退耕还林面积194亩。全村居住总建筑面积3760m\住房砖瓦化率达到60%,人均居住面积40m2o全部为平房建筑。二、道路交通及工程设施(1)道路系统村内主要道路系统呈东西走向,道路较为狭窄,布局不够合理,硬化路面的比率不足。(2)给水村域水源丰富,自供有余,但供水系统缺乏。三、五大行业发展情况随着村民步入市场经济的脚步加快,商、运、建、服、养五大行业也将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商业方面,小卖部2个,年营业额6万元左右。运输业方面,有轿车16辆、面包车8辆、中型三轮车20辆,四轮车6台,运输收入4万元左右。建筑业,有瓦工30人,力工60人,年收入6万元左右。服务行业。养殖业,现有养殖户15户,养殖量500头(只)。、优势(一) 自然条件较好,便于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村域广阔,农业结构基本合理,且地下水源充足,对农、林、牧、副业的发展有着先决的自然条件。(二) 紧靠112国道,交通极为便利。(三) “两委”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群众基础良好,对大面积的项目实施有利。(四)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洪墓,已在周边地区颇具名气,并且前景广阔,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二、制约因素(一) 粮食单产水平较低,平均亩产粮食250kg,原因是一些耕地土层薄、土质差,多为旱地,耕种条件较差,需择良耕种,还林和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 技术文化落后,人才缺乏。该村的农业生产仍属传统方式。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少年辍学,务农经商的现象时有发生。(三) 是产业发展滞后。高效农业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化程度较低;招商引资难度大,支柱产业单一。第三章、规划主要内容一、经济方面根据现状分析,在充分考虑杨家坟村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杨家坟村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以农、牧、副业为基础,重点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尽快建设成具有杨家坟村特点、布局比较合理的社会主义新型的村镇体系。(一)工副业:以合作社的模式重点发展绿色蔬菜种植,走绿色品牌之路,还包括绿色杂粮、玉米、早土豆等,畜产品加工等工业,带动其他生产项目发展。(二) 农业生产:根据县、乡两级规划,杨家坟村是扶贫村。要依靠科技兴农,提高粮食单产,适当增加菜地,建立蔬菜商品基地,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该村充分发挥“样板田”的优势,在特色农业上大做文章,以花菜和生菜为代表的特色农副产品已打入北京等周边市场。2011年种植蔬菜200亩。杨家坟村传统的农业是以种植玉米为
杨家坟村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