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铜川市王益区张玲俐(1).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铜川市王益区张玲俐摘要: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适应人类社会的主要工具。学前期是儿童创造力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让幼儿从生活中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为此,教师应积极提供能激发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乐意与人交谈,注意倾听对方的语言,重视幼儿交际能力培养。那么,如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了解幼儿的语言规律在一日活动中我们注意留心听幼儿之间的对话,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尽量适合2到3岁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口语表述。在倾听2到3岁幼儿语言中,我们发现他们的语言具有“不完整性、缺乏条理性、重复罗嗦性、喜欢模仿性”等特点,掌握了孩子们的语言规律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有办法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幼儿的语言特点与规律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注意从幼儿现有的语言水平出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比较简单的规范语言来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幼儿有一种“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感觉。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我请幼儿讲述自己最爱吃的是什么,大多数的幼儿对于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都比较感兴趣,都愿意大声说出来。但是在讲述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幼儿明明在下面叫喊时都能够讲出自己平时真正喜欢吃的东西,可当我请他们单独站到大家面前讲时,他们却喜欢跟着前面发言的幼儿来讲,完全忘记了自己真正喜欢吃的东西,这就是2~3岁幼儿最大的语言与思维的特点。针对幼儿的这个特点,我特意画了幼儿说过的各种各样食物,如:萝卜、青菜、香蕉、苹果等,第二天把这些图片撒在桌子上,在游戏中孩子都拿了自己爱吃的东西,拿到的孩子叫起来:“我爱吃……”没拿到的幼儿也在叫:“没有饭”、“没有橘子的”。我马上拿来笔给孩子们画,最后大家都很高兴举着自己爱吃的图片叫:“我爱吃……”这样的活动避免了幼儿重复回答,又让更多的幼儿能大胆的说话。虽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但也使我们对教育的方法有了更多的考虑。二、让幼儿在交往中产生主动性,使其敢说、想说。实际上,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主动构建的。幼儿园语言教育若刻意对幼儿语音、词汇和造句语法进行简单训练,是不符合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违背了语言的本质功能——交往功能。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使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具有主动性,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敢说、想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一)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 1、教师和家长为幼儿创造轻松无压力的语音环境。轻松无压力的语音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和关系的平等。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它促进可幼儿积极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尊重他们,并为他们创造自主表达与自由发挥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在此条件下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 2、成人的平等介入。成人的平等参与和良好态度,是调动幼儿有话愿说,有话敢说的外部因素。教师经常参与幼儿间平等对话,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关爱,增强老师与幼儿相互间的感情联系,激发和强化幼儿说的愿望。教师在参与中应是一位沟通者,并将这种沟通建立在幼儿的生活上,使幼

铜川市王益区张玲俐(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