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doc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学前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越來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步入小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幼儿来讲,在发展智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对幼儿的认知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前教育的方式能够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分析及策略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265-02对幼儿的学前教育主要抓两点,教育越来越倾向与低龄化,还有就是主张幼儿学习要从小抓起,以不断培养学习热情与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当作学前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目前学前教育的状况来看,人部分都是家长和幼儿共同的意愿,他们不想要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同时幼儿往往会有从众心理。学前教育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还能使幼儿快速地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中o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则要注重选材与教学的深度,选材不合理造成幼儿对教材的理解难度加人,课堂教学方式不合理造成幼儿学习兴趣低下,双重方面造成幼儿的学习压力增大,容易形成厌学心理。现在的学前教育教学理念随时间逐渐发生变化,逐步倾向于以幼儿的学习热情为主,以达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以为幼儿奠定坚实的学前教育为主,逐步认识到幼儿在小学之前教育的重耍性。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析及表现逐步提高对幼儿智力的培养。教材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学习深度,但耍比义务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大,在起到提高幼儿的学习深度的同时,增加学习的任务量,以使进入小学后学习得更加顺畅。同样课外辅导的课堂教学也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的速度,要以适应幼儿学习的程度进行辅导,以达到最佳的辅导的作用。大部分幼儿园没有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盲目地追求知识的数量,学校应该把对幼儿的学前教育提升到对幼儿兴趣的培养上,并把对幼儿的智力培养当作是教育的重心,尤其是在拼音、汉字和算术等科目上,在上小学的前段应该是幼儿园教学的重点培养的阶段,教学内容几乎可以和小学一年级内容相比。更加强调对幼儿的智力开发,但同时也是对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让学前教育“小学化”更加符合幼儿的真实发展。以游戏活动带动教学进程。学前教育“小学化”还表现在教育形式上的课堂化,加大对幼儿的游戏活动的开展。现在的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对游戏有一种天性,可以在游戏中得到身心方面的成长,所以游戏活动对幼儿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更高层次的教育,明确提出幼儿园应灵活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游戏活动,可以当作是集体活动或个别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使幼儿在游戏中释放天性,开发智力。幼儿园在其管理和组织上明显也应该倾向于“小学化”教学模式。这样,一方面,我国很多地区让幼儿的行为被过早地定性,让幼儿的包括身心语言与好动好问等特性得到极大的发展,使这些教学模式逐步与幼儿的生活发展规律相符,有利于幼儿发挥出学习周边事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思维开发。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运用小学班级的授课模式,以课堂或者班级的形式进行上课,通过不断地课内外结合增加了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提升了学习信新事物的兴趣。结果式教育评价的驱动。现行的素质教育对幼儿的学前教育提出了很大挑战,虽然应试教育的现状让他们必须去面对知识的固定化记忆,但依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传统观念也激发了家长们

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