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经典语录100条导读: 1、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2、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3、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4、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5、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别、执着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6、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起潮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7、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8、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0、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11、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12、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13、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4、放下一切,菩提心就现前;放下一切,才能见到事实真相。 15、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16、觉悟人生如过客,世间如旅舍,是真正的福报,真正的清凉自在! 17、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8、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9、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0、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2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2、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23、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24、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25、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26、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7、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8、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29、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0、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31、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32、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33、常以为别人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34、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35、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3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37、谁曾问,人生真真大笑能几回。谁曾问,盛情一舞笑死几人追。 38、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39、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40、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1、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42、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43、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4、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5、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46、终日不见己过,便
佛语经典语录100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