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参照学习活动的特点,请判断如下陈述的正误,并对您的判断做出分析说明。1、对于那些在学习中经常犯错,还“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让学生加大练习来克服学习错误。( 错)分析: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学生加大练习固然重要,但教师应准确查找出学生“屡教不改”的原因,对症下药。 2、简单地夸奖未必是对学生积极的反馈,中肯而具体的批评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对 )分析:教师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反馈非常重要,评价反馈不仅仅是正面的表扬,而且要有反面的中肯的批评,让学生正确的接受正反两方面的评价,效果会更好。3、为了在教学中保持开放性,教师不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预设。( 错)分析:在教学中保持开放性非常重要,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要受到教师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同学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会有变化,但我们不能因为此而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预设,只有预设才能有准备,防患于未然。 4、班杜拉通过实验发现观察学习并不一定通过模仿行为表现出来。(对 )分析:这个实验说明观察学习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反馈。5、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需要精讲多讲,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不会“跑偏”。( 错)分析:精讲多练会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但对与错火花的碰撞未必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6、所谓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对 )分析: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学生新知识的学和经验的基础上一个“潜移”的过程。7、尊重个别差异就是要相信“行行出状元”。(对 )分析:人因人而异,人的智力水平、知识素养、兴趣爱好均有不同,但也互有侧重。 8、练滑的曲线,表明学习进程是匀速的。( 错)分析:练滑的曲线,表明学习进程不是匀速的。学习过程是波动的,会反复的,甚至会有停顿。 二、讨论分析曾经有这样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一天,他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于是他偷偷地把校长喜欢的一条狗杀掉,然后把内脏一件件剥离观察。校长知道后,非常生气,决定“惩罚”这个小男孩,让他画一幅狗的骨骼图和一幅狗的血液循环图。小男孩照办了,杀狗事件就此画上了句号。这两幅图,至今还珍藏在英国亚皮丹名人博物馆中,而那位小男孩,若干年后因为研制胰岛素成功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他就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约翰·麦克劳德。 这位校长无疑是一位聪明的校长,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老师究竟该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呢?他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这位校长用自己特别的惩罚给出了答案,他既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又用自己的宽容保护了一个孩子的好奇心。 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宽容孩子。在生活中谁都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何况是七、八岁的孩子?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只会一味的批评、疾言厉色,就会伤害孩子,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教师要设身处地的为孩子考虑,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犯的错误,这样才能显示出教
曾经有这样一个调皮的小男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