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爱立信的“培训攻心战”.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爱立信的“培训攻心战”
2002年7月,天气很热,电信市场更热。国际电信商纷纷把生产厂移到中国,而国产手机也蜂拥入市,CDMA、 GPRS等新鲜事物也走到了老百姓身边。
这时的爱立信中国学院却是一派恬然。
走到这里,最先闯入视线的就是以蓝色主色调为背景的“爱立信中国学院”。
如果说电信界也有“黄埔军校”的话,那么爱立信中国学院就是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在这所学院里,每天有近百名爱立信中国员工接受各种培训。
“培训是爱立信的传统。”在爱立信中国公司里,我们能看到供员工闲暇时翻阅的内部刊物,喝咖啡时点击的内部网FLASH,午餐时浏览5分钟小小录像等等,这些都是爱立信的培训手段。
爱立信的培训中最成功的是,它除了培训内部员工以外,还为合作伙伴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
不论内部员工的培训还是外部合作伙伴的培训,都像是最好的攻心战一样,凝聚了人心,联络了感情,全面带动了爱立信本地业务的发展。
培训集成商
老员工们都还记得七八年前刚进爱立信时,虽然大多是电信方面的专业人员,可对计算机知识却知之甚少。开始工作后很快接受了公司进行的培训,内容主要是业务方面的,如DOS课本、外语和管理等。
1994年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刚成立时也没有真正的外企类人才,加上技术和管理并没有完善的模式,所以公司从简单的培训开始。
爱立信的培训保持了与时俱进的特色,随着市场环境和公司业务的发展不断调整。1997年成立了爱立信中国学院之后,这个企业的培训向更深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爱立信中国学院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公司员工、运营商以及中国信息产业相关的主管部门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营造了一个适合培养中国未来电信产业领导人的国际学习环境,成为本地化人才的培育基地。目前,爱立信中国学院开办了多项长短期的课程及活动,包括高级信息通信管理硕士课程、短期培训课程以及讲座和论坛,对本地人才的培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爱立信,不仅有岗位变化后的培训、新员工培训、不同部门不同地域调整后的培训,还有对国内外不同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培训的形式也不仅仅限于“大家坐在教室里集中听课”,而相当一部分培训已经采用最新的网络工具来实现,如使用在线课堂软件进行远程教育等。
爱立信中国学院马晋红院长是爱立信人才策略中被重用的本土化经理人之一。她介绍说:“商务和技术的本土化,是爱立信急需提升的素质。我们需要有一条思路和培训体系,以满足中国公司的发展,提高本土化进程。”
作为典型的北欧公司,爱立信公司的战略核心永远是市场效应与社会形象并存。爱立信中国学院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爱立信中国学院与国内10余所大学和多家国外学院合作,开办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20多个学科,形成了技术和工商管理一体的综合培训体系,完全抛弃了传统意义上技术培训的范畴。
爱立信的培训更多在于管理技能方面,而不仅仅是在专业技术方面。其培训目前大概分为三四个层次,最低一个层次是基本技能培训。所谓基本技能培训,并非技术培训,而是部分工种的统一培训,这类培训主要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
基本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沟通能力、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知识等几方面。基本知识不仅仅限于工作范畴,而且还包括商业经营的基础内容,例如,在有些

爱立信的“培训攻心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