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操作研究四川省中江实验中学刘羽后进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论在哪类学校里都有后进生,只不过数量多少的区别。所以如何帮助后进生前进,是学校教育一直研究的对象。尽管后进生的研究已有相当多的成果,但是针对招生特别困难,竞争压力特别大的农村高完中而言,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出一套后进生的转化方法是学校走出困境、迈向良好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我们学校的实际就是每个年级都招收1000多名学生,但其中有接近80%的学生都是C段及其以下成绩的,而在这些中间又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同时我们每个年级都实行的是年级组负责制,年级组对学校负责,年级组负责管理本年级每个教学班的德育与教学。因此,本文就结合我们自身实际,以农村高完中的视角,从两个维度,谈谈高中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德育的实践操作。一、年级维度(一)后进生的情况分析,对症下药。后进生虽多,但是由于不同的背景,他们表现来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高一新生刚进校时的学情调查是相当有必要的。我们主要对学习动机、人际关系、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学校生活等五大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学情调查和开学一个月对学生的摸底排查,我们最后总结出后进生大致可分为四大类:1、纪律型后进生:行为习惯极差,不守规矩,调皮好动,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干扰课堂,影响他人学习。2、不会学习型后进生:智商正常,但不会听课,常常心不在焉,注意力很难集中,自制力差,小动作多,思维混乱,惰性严重,玩性较大,不太喜欢动脑,家境环境不好(单亲家庭、孤儿或宠惯型家庭)。3、反应迟钝型后进生:此类学生胆小、乖巧、听话、遵守纪律,但反应迟钝,理解能力差,疑难问题长期积累,形成了学习困难,成绩低下的现象。4、桀骜不驯型后进生:此类学生聪明,社会属性较强,往往带有很强的社会气息,不希望有人管着,在学校里有较强的号召性。针对上述类型的后进生,年级组制订了相应的后进生转化德育方案。1、对第一种类型的后进生。(1)用各种办法去鼓励、引导、教育,尽力控制该生不能干扰课堂或影响他人学习;(2)与家长取得联系,交换意见,探讨、商量教育该生的具体办法;(3)搜集资料,请教同仁,跟踪研究,试探出较好的教育方法。目前能做到的只是基本能控制此生不随意大喊大叫,不太过分地干扰他人学习,强化这类学生尽最大努力去克制自己,遵守规矩,先学做人。2、对第二种类型的后进生。老师有耐心,加大督促力度,经常提醒,家校配合。同时应严格要求,克服惰性,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发现进步及时鼓励,增强信心。使此类学生在严要求,常提醒,勤督促,多引导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成绩。3、对第三种类型的后进生。老师不仅要有耐心,更要有爱心。不歧视反应迟钝的学生。加大辅导力度。家教配合更为重要。因为此类学生对“数字”不敏感,理解能力差,疑难问题多,学习困难大。这样的学生,教师多给予鼓励与呵护,树立自信。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要求其掌握简单的知识和基本计算,学习成绩力争前进。4、对第四种类型的后进生。这类学生的社会属性比较强,强行用一些规章制度约束他,他反而会更反感。所以,需要老师从社会、做人的角度多跟学生谈心,少谈学习,尤其是学校学习。这类学生只要“亲其师”了,就会“信其道”。当然,除了有对客观情况的具体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之外,还需要执行措施的人。这就需要建立一支勤奋务实的班主任队伍。(二)班主任队伍建设。我们都知道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管理的核心力量,班主任的工作作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班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此我们加强了对班主任的培训与管理。1、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班主任会随时开,但总是随机性比较强。有事就开,没事十天半月都不开会。这就是很多学校班主任工作会议的现象。这样既不利于班主任队伍建设,同时也不利于即使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实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督促班主任做好班务工作,我们建立了班主任例会制度。规定了班主任开会时间、开会内容。就是要通过这种例会来总结班主任工作中的成绩,分析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布置下一阶段的任务和工作要求,指导班主任,尤其是青年班主任成长。2、实施新老班主任“师徒结对”的模式。在本年级中,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的老师就有7位,占全年级班主任比例的接近40%。为了让这些老师尽快能胜任班主任工作,年级组采取了新老班主任“师徒结对”的方式,既能促进新班主任的快速成长,同时又能不断更新老班主任的教育观念,达到齐头并进的效果。在这种模式的实施下,许多新班主任得到了快速成长,如黄芳丽老师、林中明老师。这两位老师所带的都是平行班,但两位老师虚心向老班主任学习,同时并把所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最终在今年的高考中,两位班主任老师所带的班级分别考上13个本科生和7个本科生。同时,黄芳丽老师班级的学生在一次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中当着全校师生的
后进生德育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