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析幼儿家庭教育现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解析幼儿家庭教育现象为何“冒”不出杰出人才——解析幼儿家庭教育现象南京市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李静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科学家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深刻命题,反思钱学森之问,应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审视,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面对、破解。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幼儿家庭教育是启蒙的摇篮,“冒”不出杰出人才,与目前一些幼儿家庭教育行为也有关联。一、注重机械学习,忽略自主探究【片段】“妈妈,让我再玩一会,求求你!”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拿着小树枝和一个小伙伴在宿舍小区树下挖着小洞,小孩哀声地向妈妈乞求着,妈妈不容置疑地说道:“不行!你今天的钢琴还没有弹,马上就要考级了。”边说边上前拉着孩子的一只手臂,孩子用力甩开妈妈的手,赖坐在地上,用沾满泥土的小手,抹着流出的眼泪,大声哭泣着做最后的抗争。妈妈用力从地上把他拉起,拽走时小男孩手里紧握小棍,一步一回头地看着他挖的那个还没有完工的“小洞”和不知所措的小伙伴。【解析】从这位妈妈“你今天的钢琴还没有弹,马上就要考级了”等话语和行为来分析,这位妈妈对孩子教育是极其重视的。一是为孩子购买了价格不菲的钢琴,二是请专业的钢琴老师授课,三是要花时间来陪练。说明这个妈妈在物质上和精力上是愿意为孩子付出的,在培养孩子方面可谓是尽心尽力。望子成龙是所有为人父为人母的共同心愿,这位妈妈的心目中孩子教育成功的标志是得到考级证书,显然钢琴考级证书对于这个五六岁的男孩子来说没有他玩泥巴重要,而对于这位妈妈这个证书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孩子是否对钢琴学习有兴趣、在学习弹琴过程中内心是否能体验到快乐,往往是家长忽略和漠视的。孩子在机械学习钢琴过程中不管有多大抵触情绪,家长都要通过各种手段强迫孩子学下去,最终导致孩子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形成对学习的叛逆心理,孩子往往会找各种极端借口和理由停止练琴,甚至终身都不愿意去碰钢琴。这位妈妈片面地认为弹钢琴是学习,可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却不知道挖泥巴也是儿童一种重要自发的学习活动,利于孩子探究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萌发。孩子在选择用小棒在大树下挖小洞,说明儿童已具有小棒硬与泥土相对软的前期认知,在反复挖的过程中儿童感受到用力点的不同,挖出泥土的量不同的物理知识,同时包涵了对泥土及地下生存的小蚂蚁、蚯蚓等小动物的探究。与同伴一起共同挖小洞,相互之间要用语言协商、分工合作,这个过程是儿童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儿童的兴趣爱好、探究心理,作为家长应充分认知并加以保护,这是孩子终身学习的动力。二、注重学习结果,忽略学习过程【片段】幼儿园大门厅有一个开放的阅读区域,开放日那天见一位妈妈搂着自己的3岁小姑娘在阅读绘本《是谁的肚脐眼》。妈妈翻开第一页出现一个儿童的肚脐眼,问:“是谁的肚脐眼?”孩子答:“是宝宝的。”妈妈高兴地说:“对了。”并在孩子脸上亲了一下。妈妈又翻开第二张图,深红色带了小柄的脐图,问:“是谁的肚脐眼?”孩子答:“苹果的。”妈妈说:“不对。”孩子说:“葡萄的。”妈妈翻开后页查看答案后说:“不对,是樱桃的。”妈妈又翻开了第三张图,绿红色带了小柄的脐图,问:“到底是谁的肚脐眼?”孩子答:“梨子。”妈妈翻了翻书后答案说:“不对。”孩子又猜是猕猴桃,妈妈说:“不对,是苹果(冬末春初,这时期幼儿吃到和观察到的苹果几

解析幼儿家庭教育现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