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踏上教师工作岗位的第15个年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那年,我担任了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10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一贯的认真负责;全身心地投入;体贴入微、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张弛有度的管理特点;加上平等、公正的处事态度,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尊敬,树立了既有威信又不乏亲和力的班主任形象,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这个班级是从高一带上来的,两年多时间的朝夕相处,让我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彼此也建立起了感情,所以各项班级工作的开展都很顺利,班级在各方面表现良好,呈显出稳中有进的态势,一切都在正常的轨道上朝预先设定的目标顺利行进。一切都显得令人放心。六年级的主题永远只有一个:学习。这一点学生心里也明白。放眼看过去,多是伏案疾书的身影,或苦思冥想,或激烈争论。每当目光扫过小沈和他的同桌身上,我会不由自主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班中两个很安静的学生,却是其他同学羡慕的一桌。两个人的成绩都位于班级前十名左右,都学习勤奋,都爱钻研,经常会为一个学习上的问题各抒己见,各不相让,都专心一致,都有较强的自控力:电脑,电视,杂书几乎与他们无关,自修课松松垮垮,不遵守纪律也几乎与他们无关。进六年级后,两个人学习劲头更足了,你追我赶,考试一次比一次进步,是任课老师们公认的有潜力、又“乖”的好学生,让我感到特别有希望也特别放心。而当目光落到小李那里时,心底总会升起一阵担忧:小李基础不扎实,最主要的是行为、学习习惯上有很多毛病:散漫,好动,容易受外界影响,自制力差。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恒心和毅力,虽多次发誓要“悬梁刺股”,总坚持不了几天,所以成绩总在原地徘徊,是班级后几名之一。临近小考了,小李自己也很着急,但又管不住自己,所以希望能跟一个学习好的同学坐,一方面方便问问题,一方面也有个榜样,可以带动自己。到六年级了,班里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愿望。能担当这种任务的学生不多:要帮助别人,多少会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而对每个六年级学生来说时间是永远不够用的,所以必须是乐意助人的;学习要好;而且要有定力,否则很容易被反影响的,弄不好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反复考虑权衡之后,我锁定了小沈。我把我的安排通知了小沈,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同时希望他能够帮助同学一起进步。告诉他:对他我很放心,相信他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的!小沈默默听完了我的话,问“一定得换吗?”“那当然!我考虑再三,这样安排应该是最合适的!”我对自己的安排很满意。当天中午,小沈和小李成了同桌。小李脸色发亮,小沈也没什么不高兴的样子,一切都很正常。几天下来,小沈和小李熟络起来。经常看到小李在向小沈请教问题,而小沈总是耐心地向他讲解着。小李的学习劲头明显足了许多,上课专心多了,下课也抓得紧了,自修课上跟小沈一样,不是讨论问题就是埋头作业,整天情绪很高。看得出,小李在向小沈学习,小李有点崇拜小沈。这正是我所希望的结果,一切都如我所愿,我很满意。几周过去了。我忽然有了不安:我发觉小沈好像变了,变“活”了:自修课上小沈和小李讨论问题的时候多起来了,两个人都说说笑笑,虽然摊着书本,但明显不全是讨论学习问题的样子,气氛活跃得很,松散得很;课间两人谈天说地,小李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小沈兴味盎然地看着他,不时插上一嘴;小李喜欢球,《足球报》一期不拉,好几次课间我看到小沈在看《足球报》,甚至有一次我发现小沈在翻一本漫画书,这可是小李的最爱!与此
有一种爱叫尊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