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及其车辆技术定位现代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及其车辆技术定位作者:于禹夫方力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先容大连市轨道交通试验线路工程,引发了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类思考,并对现阶段研制70%低地板轻轨电车技术定位题目进行了具体阐述。一、大连市轨道交通试验线路工程概况大连市轨道交通试验线路工程,是《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1号线南段工程,于1999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2002年12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该工程在原有202路有轨电车线路(1911年8月建成通车)基础上,进行现代化改(扩)建而成。大连市轨道交通试验线路由兴工街至河口,。沿线经过西安路贸易街、星海会展中心、中山路西段海滨旅游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线路形态:兴工街至解放广场为机动车混行路,全部地面线路;解放广场至河口为电车专用路段,以地面线路为主,。线路最小水平曲线半径19m,最大纵向坡度60‰。轨道工程:全线为整体混凝土道床无缝线路。混行路段展设槽型钢轨,专用路段展设50kg/m普通钢轨。,以利吸收车辆运行噪声。通讯信号:设专用无线电通讯设备,实现车—地通讯;平交道口设远红外线控制装置,城市道路交通讯号给予电车优先通行权;道岔开通由车载无线远控装置控制。牵引供电:近期DC600V,远期DC750V,接触网采用弹性简单悬挂,接触网高度5300±100mm。专用线路接触线采用上下行轨道中心立杆架设,混行线路接触线采用街道两侧立杆架设,接触线杆上方设城市道路照明系统。车站工程:全线设15个地面车站,均为侧式站台,均匀站距833m。客运组织:高峰小时单向断面客流量,近期为10000人次/小时,远期为15000人次/小时,,均匀运营速度25km/h。车辆及车辆段:全线计划配备70%低地板轻轨电车30辆。在线路终点(河口)建设尽头式车辆段1处,出进线1条。主要担负车辆停放、整备、检验等任务。工程造价:工程总投资概算为19957万元人民币。(不含车辆购置费)为1585万元/公里;(不含车辆购置费、车辆段建设用度等)为2806万元/公里。大连市轨道交通试验线路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既有有轨电车改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我国第一个采用低地板轻轨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因而该工程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具有示范性。二、轻轨交通系统与现代有轨电车交通系统以汽车为主交通体系存在着对石油资源过分依靠与严重空气污染题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开始重新评价有轨电车在城市交通作用。在欧洲等一些保存有轨电车城市,尤其是德国对有轨电车技术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不断地解决了老式有轨电车存在技术题目,并对早期建设有轨电车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采用了信号控制、线路封闭/半封闭、车地通讯等措施。这一时期制造有轨电车开始采用了铰接式车体、斩波调速等新技术,明显改善了乘坐舒适性,大大进步了车辆载客量。经过工程技术改造、治理形式变革与采用新型车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其客运量、安全性、旅行速度等已得到大大进步,逐步发展成为中等运量轨道交通系统。1968年德国法兰克富与汉诺威两个城市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题目,计划修建地铁系统。由于工程规模大、实施时间长、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因
现代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及其车辆的技术定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