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常设误区及解题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对考生来说,重要的信息就是指题目选项中涉及到的。命题者在拟题时往往不是直接采用原文的语言,而是改头换面,有所转换,考生如果能熟悉命题者在命题时常会有意设置的误区,解题时就会得心应手,获得高分。 设题误区一:范围不清。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dC79gFN。[高考例题]原文: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不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10年天津卷)ee2cs5E。选项:生态道德教育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教育人们认识和领悟人类道德伦理观念的天然合理性,从而成为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试题第5题C项)uONaWB5。解析:选项将“生态道德”范畴扩大为“道德”。解题技巧提示: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例如“一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等,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sfWfYP8。设题误区二:混淆时间。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高考例题]原文: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2010年全国I卷)sfFefoP。选项: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试题第5题C项)2cPBftQ。解析:“了”字未然当已然理解。解题技巧提示: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可能”“大概”“也许”“将来”“一定会”等这些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混淆。fFBHcdc。设题误区三:张冠李戴。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误导考生。[高考例题]原文: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2010年新课标地区卷)DKMHa2k。选项: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试题第2题A项)P64n7Re。解析:提取原文主干,可以发现“再快一点就是草书”的是“真书”而不是“行书”;草书的来源是章草,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而不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hjKBwQf。解题技巧提示: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标出。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aleN0UX。设题误区四:条件错误。设题方式有两种,或是条件不充分,或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高考例题]原文: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年全国Ⅱ卷)vrcuVA3。选项: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试题第7题A项)解析:选项错误地把“
论述类文本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