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学基础.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美学基础结课论文学生: 闫淼学号: 201302020308 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 20 14年6月 24日 2 万物有灵且皆美美学基础,在不了解这一学科之前,我认为美学是对音乐、绘画等艺术欣赏的一门学科。真正接触到这门学科,我才懂得,美学源自生活,涵盖大千世界,万物有灵且皆美。当美字被加上学字,这使得美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使得更多人接触到美学这一领域,赋予美学更加时代化的意义。在我看来,美学就是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高于生活,可以被称之为艺术的学科。我们置身于美学之中,却一直在追寻着它。无论是路边的小花小草,还是成百上千的艺术展览,每个物质都有其独特的美感。美学作为一门自律的学科的诞生源于德国美学家鲍姆加通《美学》一书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美学》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己开始执掌门户,有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学科问题。鲍姆加通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相应地应该有三门不同的学科来加以研究。研究“知”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的学科是伦理学,剩下的“情”也应该有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研究, 鲍姆加通把研究“情”的学科定义为美学回去啊回去在《美学》的开篇中就谈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比是低级的认识能力,但这种较低级的认识能力也必须有专门的一门学问来加以研究,否则感性认识就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这样,美学也就成了一门有别于哲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等的独立学科。美学的独立意味着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关于美学体系的理论思考成为美学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在鲍姆加通之后的德国古典美学阶段,康 3 德和黑格尔对美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康德和黑格尔都在鲍姆加通感性学的基础上,以感性作为思考的中心,致力于解决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问题。他们都立足于各自的哲学立场建构起自己的美学理论。康德在鲍姆加通提供的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想象力这个中介环节,提出了“审美判断力”问题,建构了其先验哲学的美学体系。他从“审美判断力”出发,重点分析了审美心理机制问题,抓住想象力与其他心理机能的相互组合,阐发了美感与崇高感、趣味与天才等问题。感性与理性的相互统一是他构建自己心理美学理论的核心。黑格尔则把艺术纳入绝对理念发展的历史,将艺术视为理念外化为主体心灵的感性表现, 即美作为理念的感性显现经历了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黑格尔根据逻辑与历史相互统一的原则,以艺术美的理念为中心建构了一个庞大而又严谨的理论体系。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体系后来成为中国美学研究的两种主要范式,即审美心理学研究范式和艺术哲学研究范式。再加上古希腊的美学传统对美的本质的构建, 即美本质研究范式, 这三种美学研究范式就成为后来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典范。美学是一门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学科。美学与人类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美学随处可见。“生活中不缺乏美, 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可见, 美学对于人类何等重要。那么,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学呢?学习美学,能让我们认识美和丑,培养审美的能力。这样我们更能够追求美,欣赏美。才不会因抱憾生活中缺乏美而终日倍感乏味, 也不会感觉这世界只有些单调的灰黑色。学习美学能让我们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理论观。这从属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

美学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