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道家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道家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摘要:和谐在中国出现的很早,在“和谐”这一概念出现以前,已经有“和”、“中”、“中和”等概念来表达这种思想。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其和谐思想观是一种“崇尚自然”、主张和道的“自然和谐”观,具有独特的和谐美。千百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其和谐思想也不断的更新变化,对各个时期的社会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同时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及现代意义。许多学者对于道家和谐思想的研究上已经略有成绩,但是我们依然要一步步加深对其理解和探索,也希望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在道家的思想中得到更多的领悟,同时也能更好的继承并发展其中具有现代意义的和谐思想。关键词:道家和谐现代意义“和谐”可以说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而我们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也是以追求和谐见长的民族,在中华文明的思想宝典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从孔子的“和而不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到荀子的“贵贵、尊尊、闲闲、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的和谐伦理推崇,以及宋代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明代王阳明提出的“一体之仁”的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的和谐理念,直到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的构思,如此等等。关于“和谐”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除了引入了以上的丰富的和谐思想理论之外,道家的和谐思想也对中国的“和谐”思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道家和谐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一)道家和谐思想的创立道家的和谐思想源起于老子。老子的和谐思想是以道论为基础的,“道”的思想贯穿于老子的整个思想当中。道就是事物和谐统一的关系,道就是和谐,和谐是道的基本特征。老子指出,“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就是说,道无处不在,恍恍惚惚,在无形之中有失误的影像,在依稀隐约之中有具体的物质,在深渊幽暗之中有真实的东西,即和谐关系。老子的无为思想是他和谐思想的精髓,老子强调“无为”的理念。在《老子》一书中,“无为”这个词一共出现过七次,它们的内容虽然有一些略微细小的差别,但是都强调了“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应该依从道的运行规律而为。老子的这种“无为”的和谐思想首先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其以为和”这句话,古人有很多种解释,有的人认为“和”就是阴阳协调的状态;也有的人认为“和”是指“和气”或“和合之气”。不管怎么解释,老子对“和谐”的重视是无可厚非的。其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最典型的话语,就是《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展现给我们的是夜以继日、日月交替、春华秋实、四季周而复始的循环的自然规律。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道的法则效法天地运行之道,天地之道的法则是自然而然的,所以人道也是自然而然的。效仿自然的状态和性质,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自行运动,不需要外界的力量来强制其发展,这也就是所谓的和谐、协调。还有一方面,老子不仅注重自然界的和谐,而且也看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为袭明。”这里所提倡的近乎道的智慧,就是人和人和谐相处的智慧。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知足”、“知止”,用现代的话语说,在心理上不能贪得无厌,在行为上要有限度。《老子》第十二章中提到“五色令人

道家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kjafow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0-05-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