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报效祖国之志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一、教材分析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重点: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立报效祖国之志。
难点: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截然分开,只重视个人私欲,很少考虑国家命运和利益,没有认识到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的一致性。同时,受个人主义的影响,现在部分学生的志向越来越低俗化、自私化。所以,让学生真正明白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的需要:以往我们的教育只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强调学校、班级学生的共性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正确地看到学生的特长和特点。近几年,在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也存在一种“过分强调自己的个性,过分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这两种错误思想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建议
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课时1: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建议把“探究园”活动一“经典透视——鲁迅几改志愿的启迪”、“国情导读”第一目“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第二目“立报效祖国之志”,“实践与评价”一“出谋划策——追求”这四部分进行重新整合,作为第一课时安排教学。主要对学生立志给予思想上的指导。
课时2:做坚定的爱国者。把“探究园”活动二“社会风景——人才招聘面面观”和“国情导读”第三目“做坚定的爱国者”,第四目“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实践与评价二‘青春论坛——毛毛虫’”故事部分整合,作为第二课时进行教学。主要对学生报效祖国给予行动上的指导。
探究园活动
经典透视——鲁迅几改志愿的启迪
(1)鲁迅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迪?
(2)试分析上述材料,探究鲁迅几改志愿的原因。
(3)你还能列举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吗?
第(1)问的参考答案
鲁迅几改志愿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进行未来道路选择时,应把个人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像鲁迅那样,按祖国的需要来选择自己的志向。
这说明一个道理:
(1)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
新中国成立前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命运发生深刻变化,你能举例说明祖国命运是怎样影响个人前途的吗?
阅读与感悟
中国旅居东帝汶侨民乘包机撤回厦门
走出机舱,侨胞们个个高高挥舞着五星红旗。见到从全国各地来机场迎接他们的祖国亲人,侨胞们异口同声地高呼:“感谢祖国!感谢祖国!”
手捧机场工作人员献上的鲜花,侨胞们不禁再次喊出心声:“感谢祖国!”“感谢祖国!”
61岁的詹先生出生在东帝汶,现任东帝汶商会理事,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他说以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真切的感觉,这次中国政府包机将他撤离正处在骚乱中的东帝汶,让他感到身后好像有了一座靠山,他觉得很自豪。中国政府将根据他的选择,把他安置在澳门。他想等东帝汶平静了再回去。
家在山东烟台的盖文港是山东外建国际公司的员工,在东帝汶参加援建东帝汶外交部大楼项目。他说, “能平平安安地回来,要感谢国家,感谢政府。”
撤回的侨民中最小的是一个只有3个月大的女婴。抱着小外甥女的舅舅建兴说,他是福建霞浦人,妹妹、妹夫都在东帝汶做生意,暂时离不开,让他把外甥女带回祖国这个最安全的地方。
31日就是端午节了,很快就可以回到家乡与亲朋好友共度佳节了。在东帝汶经历了骚乱平安归国的侨胞们纷纷表示,只有在祖国的怀抱里才能深切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2)国家的富强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3)正确认识个人与祖国关系就会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意义)
第(2)问的参考答案
鲁迅几改志愿是因为他满怀一种忧国忧民之情,深怀一颗报国救民之心。
报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