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政府的治理》是由十位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围绕“没有政府的治理”这一核心主题撰写的论文集,运用治理和善治的理论研究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探讨超越权威性统治的治理。.、秩序和变革一、基本内容开篇第一章主要对本书的内容作介绍,作者罗西瑙对核心概念“治理”的厘定,并对本书讨论内容的范围进行强调。治理、秩序与变革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性。二、理论基础国际社会或者说世界社会是一个无政府的社会,它没有一个高于所有国际社会行为主体的更高权威对各种行为主体进行规制,这就需要相关行为主体相互合作,建立相关制度,以构建国际社会的良好秩序。治理=秩序+意向性。全球秩序包含世界政治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常规化安排(基础性的:关于外交、合作的共识;程式化的:贸易、邮政、护照程序等);构成全球秩序基础的制度安排萌芽于维持世界秩序的自觉活动中。.第一章世界政治中的治理、秩序和变革三、结论治理涉及到全球秩序的三种基本层次,即观念的主观层次、行为的或客观的层次、集团和政治的层次,治理需要在这三个层次同时活动,以实现构建良好全球秩序的目标。.第二章没有政府的治理:19世纪欧洲国际政治中的多头政治一、基本内容本章试图通过探究19世纪欧洲大国之间盛行的治理体系的起源、运作和结果,提出研究当前局势的视角。作者挑战所谓的国际关系的秩序由单个的霸权建立并且得到维护的“霸权稳定论”,论证了“多国管理”将在世界政治中兴起。背景介绍:19世纪的欧洲主要表现为一种多头政治,由五大国共同运作一个不完善的体制,五大国通过会议等形式协调各国的活动,贯彻诸如发布规范、批准政策、阻止行动、确立国家地位、创立国际机制、引入冲突解决机制以及强制法令等,一般情况下,这些行动都不是强制执行的,而这些行动之所以能得以执行则依赖于大国的实力后盾。其实这种稳定机制是不稳定的,它最终因为结构性变化、技术革新和战争态度的变化而导致治理体系的解体。.第二章没有政府的治理:19世纪欧洲国际政治中的多头政治二、理论基础秩序意味着对行为的限制。在国家社会中,国际法、外交惯例、权力均势都表明了限制,成员国之间制定制度和程序来处理和解决冲突,国家社会的规范和治理制度是国家生存的基础。多头治理体制的依据:一致的理想+合作模式+一致认定的制度。.第二章没有政府的治理:19世纪欧洲国际政治中的多头政治三、结论19世纪影响大国关系的治理体系诞生于特定的管理任务、制度,以及决策规则、权威性决定和强制能力的趋于一致之中。在无政府体制原则和等级体制原则上够间不同的治理体系见存在折衷方案,资助体系和权威体系都有多种选择形式。.第三章威斯特伐利亚神殿的支柱正在朽化:国际秩序及治理的蕴意一、基本内容本章运用历史比较方法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衰落,这一体系是一个主权国家构建的体系,而这一体系的衰落则正体现着对没有政府的治理的需要,它意味着主权的地位受到削弱,而国家也不再是全球秩序的独霸。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已经不能再拒绝用自主权换取其他有价值的事物,而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则会不断加强。背景介绍: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签订后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国家被确认为在边界范围内拥有最高权力或主权的势力,并废止了教会对政治权威的超越国家的要求,国家相互尊重主权通常被认为是这个体系的基本原则。.第三章威斯特伐利亚神殿的支柱正在朽化:国际秩序及治理的蕴意二、理论基础17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国家体系的限制,制度、规制、相互依存以及共同管制的增强,迫使人们承认当代世界整治中出现治理体系的必然性。三、结论一个由正式及非正式的国际规则构成的体系正在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即国家对它来说已经是一种羁绊,一种大相径庭的国际秩序即将出现。当今世界令人担忧的问题不是国家作为世界体系主要行为体的衰落,而是国家能否认识到他们必须齐心协力,共同管理好这个相互依存的多样性世界。经济和环境领域的国际相互依存将会进一步增加,因而建立对其进行管理的更多更强有力的规制将是十分必要的。.
没有政府的治理读后感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