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设计说明在实习周中我们去了北京大东流苗圃参观。作为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一直是北京地区苗木新品种引种的先行者, 它的设计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根据课所学以及参观的心得。我设计了一个小型苗圃。主要以种植花卉为主。苗圃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情况北京中心位于北纬 39度 54分 20秒, 东经 116 度 25分 29秒。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毗邻渤海湾, 上靠辽东半岛, 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 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 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 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 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 “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交通拥堵,运输不便。但是靠近花卉销售产地。苗圃地的自然条件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2007 年为例,全年平均气温 ℃( 北京市气象局)。1月-7至-4℃,7月 25至 26℃。极端最低- ℃,极端最高 42℃以上。全年无霜期 180 至 200 天,西部山区较短。 2007 年平均降雨量 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全年降水的 80% 集中在夏季 6、7、8 三个月, 7、8 月有大雨。北京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 112-136 千卡/ 厘米。两个高值区分别分布在延庆盆地及密云县西北部至怀柔东部一带, 年辐射量均在 135 千卡/ 厘米以上; 低值区位于房山区的霞云岭附近,年辐射量为 112 千卡/ 厘米。北京年平均日照时数在 2000-2800 小时之间。大部分地区在 2600 小时左右。年日照分布与太阳辐射的分布相一致,最大值在延庆县和古北口, 为 2800 小时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日照为 2063 小时。全年日照时数以春季最多,月日照在 230-290 小时; 夏季正当雨季, 日照时数减少, 月日照在 230 小时左右; 秋季日照时数虽没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 230-245 小时;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少季节, 月日照不足 200 小时,一般在 170-190 小时。苗圃地的区划前期说明花圃(苗场)的规划设计对花场投资控制、经营管理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花圃苗场的规划设计要做到科学、合理、先进、实用。花圃苗场规划设计主要包括: 总体布局、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辅助设施生产设施等内容。总体布局是对全场根据生产目的, 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 总体布局要做到合理实用, 便于管理, 要能突出花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并有长远的目光。不同的功能区域可根据地形变化布置,用道路系统分区。道路系统的规划要合理,便于产品进出,总面积不应超过全场总面积的 10 %。大中型花场,应该设能通载重卡车的主干道,工作辅道与主干道相连,主干道的服务半径一般按 100m 考虑,超大型花场可设立主干道路系统。生产设施包括花台、平顶荫棚、塑料大棚等。要注意走向: 中高纬度地区应用南北向, 低纬度地区可不特别考虑。塑料大棚面积大有利于创造小生境,越高越有利于空气流动,降低近地气温。在广东地区以 3- 4m 高为好,面积以 500 平方米/ 座为好。花台高度、宽度要适宜,高以
苗圃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 苗圃学作业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