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带兵吴五洲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同志指出: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 增强民警的职业认同感, 增强队伍的生机与活力。的确, 要实现公安事业的科学发展, 强力推进三项建设, 必须始终加强队伍建设。为此, 县级公安局长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 一定要会带兵、带好兵、带强兵。一、会带兵必先吃透警情其一, 应该正视问题。要看到民警队伍主流是好的, 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兢兢业业, 任劳任怨, 扎根基层, 无私奉献。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警力严重不足、在编民警老化、民警素质参差不齐、近亲繁殖以及聘请人员根本性问题等这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 我们必须慎重应对。其二, 应该摸清实情。一个地方的警察队伍有他自身的成长“生态”,贫困地方的警察和发达地方的警察不论是业务素质还是从警心态都有很大区别。对队伍核心层、中层力量的组织领导能力、政策理论水平、道德修养、业务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等, 应做到冷静分析, 经常评估, 必要时可加上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民警代表的考评评语, 它既有利于干部健康成长, 又能随形势发展需要, 作为调整警力结构的科学决策依据。对所有民警应按照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警务技能水平、不同工作能力、不同业余爱好、也包括不同的生活背景等分门别类逐一进行掌握, 为民警轮岗交流, 诸警种协调配置创造基础条件。其三, 应重视边缘力量作用的发挥, 为队伍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助力。边缘力量是我们公安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是离退休老干部、老民警以及民警家属。平时我们除了要关注、关心他们外,还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为公安队伍建设支招,为身心疲惫的民警“洗尘”,为受到挫折或犯错误的同志暖心, 如果这支力量发挥了作用, 其效果会事半功倍。二、带好兵必要把准脉搏把握民警思想脉搏,关注民警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带兵者有针对性的实施正面引导。基层民警接触社会阴暗面较多,当前利益的分配格局与警察的风险付出,形成强烈反差,最敏感的刺激着队伍的“肌体”,客观上导致有的同志工作热情不高、上班不在状态、软散懒之风盛行,有的甚至与黑恶势力相勾结。尽管这些问题属个别现象,但随时都会捅出娄子惹出乱子,败坏队伍的形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 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与职业操守的迷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质利益观, 使少数民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有的心理失衡傍大款, 有的贪图小利当保护伞,有的把工作当辅业,把第二职业当主业。第二, 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 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近年来, 尽管各项教育活动比较多, 但存在会议上部署下去, 抄一份体会交差, 写一份总结交上来的应付现象, 形式主义导致少数民警服从意识、服务意识、大局观念淡化, 有的领导怕担责任、怕得罪人、怕批评人, 明知事错不吱声、明知问题不敢纠, 使一些深层次问题上不去, 上级指示、号令下不来。第三, 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尤其是基层派出所表现较为突出,警营文化阵地基本是空白,很难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第四, 民警心理上的压力与困惑。队伍心理素质亟待提高, 特别是面对执法任务的日益繁重、执法要求的日益严格、社会各种矛盾的凸现、刑事犯罪的高发、过多的服务承诺、群众过高的期望以及严厉的责任追究等工作环境,使我们的民警在心理上对执法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恐惧感, 等等。这些都给民警们的价值
也谈带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