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预防.doc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预防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透明液体,能与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纯DMF是没有气味的,但工业级或变质的有微臭味,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化工原料与优良溶剂。DMF可用于聚丙烯腊纤维等合成、塑料制膜,也可作去除油漆的脱漆剂,还能溶解某些低溶解度的颜料。DMF在石化工业中可作为气体吸收剂,用来分离和精制气体;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中,其不但广泛用作反应的溶剂,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DMF在农药工业中可用来生产杀虫豚,在医药工业中可用于合成碘胺口密嚏、强力霉素、可的松、维生素B6、碘昔、驱蝶净、密嚏、N-甲酰溶肉瘤素、抗瘤氨酸、甲氧芳芥、卞氮芥、环己亚硝腿、吠氟腿口密喘、止血环酸、倍分美松、甲地孕酮、胆维他、扑尔敏等。DMF可经人体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职业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我国颁布的GBZ85-2014《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诊断》,自2015年3月1口起实施,该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了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诊断原则、诊断分级、处理原则。对人体损害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症状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DMF或皮肤大面积污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开始时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为眼结膜、咽部充血及不适;经6〜12h潜伏期,出现胃肠道症状,患者常有食欲不振、头晕、恶心、呕吐、上腹饱胀、腹痛及便秘等;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较为突出,患者有明显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症状、黄疸、肝脏逐渐肿大、有压痛,常规肝功能检查显示异常,其中血清转氨酶升高较明显。严重急性中毒: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表现为肝性昏迷、明显黄疸、腹水,接触高浓度DMF时,尤其是皮肤污染严重、未及时彻底洗清者,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慢性作用:长期接触DMF后,可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神经衰弱症状群;在低浓度DMF下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便秘;长期接触DMF并超过阈限值可有肝功能异常、蛋白尿及心电图改变。职业性急性DMF中毒的诊断目前我国DMF中毒只有急性中毒诊断标准。根据短期内接触较大量DMF的职业史,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经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而进行诊断。对于接触后只有较轻症状、无肝功能损害,按接触反应诊断,接触反应不属中毒诊断。在中毒诊断中,肝功能损害程度和胃肠道症状是重要指标。接触反应。职业接触DMF后有下列表现之一者诊断为DMF的接触性反应:①接触后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头晕等症状,腹部无阳性体征,肝功能检查无异常;②接触后皮肤、黏膜出现灼痛、胀痛、麻木等刺激症状,一般脱离接触后48h内症状减轻或消失。轻度中毒:短期内接触较大量DMF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并具有急性轻度中毒性肝病。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诊断为中度中毒:①急性中度中毒性肝病;②急性轻度中毒性肝病伴急性糜烂性胃炎或急性出血性胃肠炎。重度中毒:在中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诊断为重度中毒:①急性重度中毒性肝病;②急性中度中毒性肝病伴急性糜烂性胃炎或急性出血性胃肠炎。生产、使用DMF溶液的容器、管道应密闭并有足够强度,并经常检查维修,防止工艺过程的“跑、冒、滴、漏”发生。操作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接触D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