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 测量技术论文工程测量技术论文关于 RTK 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及相关注意问题的探讨摘要: 随着 GPS 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应用已遍及各种测量领域, 特别是 GP S 实时动态差分 RT K 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完善在常规测量领域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关键词: GPS RTK 测量技术一、 RTK 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1. 用于工程放样测量首先确定控制点及其坐标系、坐标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把放样点的坐标或线及桩号成批地存入掌上电脑 RTK 手簿中。选择地势高、无干扰、宽阔的已知点架设基准站, 设置好基准站, 使接收机至少能收到 5 颗以上卫星,数据链发射正常,测量人员设置好流动站,在快速初始化完成后可以开始作业。从 RTK 手簿中读取当前测量点距放样点或线的纵横坐标差 Dx 、 Dy 、 S 以及方位,并以图形方式显示出来, 同时显示测量的点位精度水平, 当精度水平达到期望值时可结束该点的放样,操作起来比较直观、方便。采用 RTK 放样,单人就可以作业, 工作效率很高。同时, 作业时不必布测常规的导线,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在道路条件差的地方相当方便。如在某厂区的道路放桩中, 该地区灌木、小叶树密度高, 如果用全站仪放桩, 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去砍树开路以便通视,并且还需要布置导线,采用 RTK 方法能够省去这些艰难的工作, 常规方法需要 10 天的工作, 使用该方法约 2 天即可完成。高程测量方面, GPS 测量的高程误差与常规水准不同。它主要取决于拟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符合程度。 2. RTK 技术用于定位测量 RTK 技术定位有动态定位和快速静态定位两种测量模式。两种定位模式相结合, 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中可以覆盖公路勘测、施工放样、监理和 GIS 前端数据采集。 1) 动态定位测量前需要在一个控制点上静态观测数分钟( 有的仪器只需 2~ 10 s) 以进行初始化工作,之后流动站就可以按预定的采样间隔自动进行观测, 并连同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 实时确定采样点的空间位置。目前, 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动态定位模式在公路勘测阶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完成地形图测绘、中桩测量、横断面测量、纵断面地面线测量等工作。测量 2~ 4s ,精度就可以达到± (1~ 3)cm , 且整个测量过程不需通视, 有着常规测量仪器( 如全站仪) 不可比拟的优点。 2) 快速静态定位模式要求 GPS 接收机在每一流动站上,静止地进行观测。在观测过程中,同时接收基准站和卫星的同步观测数据, 实时解算整周未知数和用户站的三维坐标, 如果解算结果的变化趋于稳定, 且其精度已满足设计要求, 便可以结束实时观测。一般应用在控制测量中,如控制网加密; 若采用常规测量方法( 如全站仪测量),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 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实施比较困难, 而采用 RTK 快速静态测量,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单点定位只需要 5~ 10 min(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定位时间还会缩短) ,不及静态测量所需时间的 1/5 ,在公路测量中可以代替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等控制点加密工作。 用于控制测量由于 RTK 测量在 20km 内点位平面标称精度为± 3cm ,根据控制测量规范要求Ⅰ级导线点的点位误差为± 5cm , 从理论上讲 RTK 测量完全可以满足Ⅰ级以下导线点的技术规
GPS测量技术论文 工程测量技术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