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案教学“小农场”活动研究我园地处新市区,占地面积较大,室外活动场地达5000多平方米。利用丰富户外场地,我园开辟了“小农场”,在方案教学精神引领下,组织幼儿活动,促进幼儿发展。下面把我园一些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与同行分享。一、对方案教学解读方案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基于幼儿剖析开展活动,以任务驱动幼儿活动;主题、活动内容、进行方向、方式、时间长短,来自于师幼共同协商;积极鼓励幼儿通过口语、肢体、艺术创作等方式表达或表现自己想法感受;教师观察幼儿兴趣、能力、反应,并深入理解幼儿想法与经验,协助幼儿拟定、执行、评估、修正学习计划;幼儿通过实际观察、剖析、操作、实验过程建构新概念以获得经验。因此,根据方案教学精神,我们在组织“小农场”活动中更加关注幼儿需求、幼儿自主剖析以及多种形式师幼互动。二、“小农场”活动特点在方案教学精神指引下,“小农场”活动顺利展开了。与其他幼儿园自然角或种植园地活动相比较,我园“小农场”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一)真实而广阔空间相对于许多城市幼儿园,我园自身条件较为优越,具有广阔户外场地。我们充分发掘资源,设立了种植区、饲养区、池塘区,让幼儿能够在真实活动空间中充分活动,获得各种经验。这样就改变了一些幼儿园只能是在瓶瓶罐罐(狭小空间)里种植,在狭小笼子、鱼缸里养殖状况,让幼儿能够与广阔自然进行充分接触。(二)丰富而有规划内容有了广阔空间,我们根据季节、气候与幼儿年龄特点,对活动内容进行了规划。在种植区,我们有:豆类(豌豆、蚕豆、红豆、绿豆、毛豆)、瓜类(丝瓜、南瓜、西瓜、黄瓜)、茄果类(茄子、西红柿、辣椒)、根菜类(红、白、绿三种萝卜,大蒜)、薯芋类(土豆,芋头)、粮食类(玉米、水稻、麦子)、绿叶蔬菜类(青菜、菠菜、油菜、空心菜),还有棉花、菊花脑、葫芦、向日葵等植物。在饲养区,有小鸡、小鸭、兔子与八哥等动物。在池塘区,我们养了乌龟、鲤鱼、泥鳅、螺蛳、河蚌等水生动物。如此丰富种类,保证幼儿在园每个时候都有多个种养活动可以进行,而且丰富种类,也增加了幼儿经验。(三)与主题紧密相关“小农场”活动不是孤立,而是与主题紧密相关。在实践中,我们“小农场”活动由两个方向展开。一种是“小农场”活动为主题服务。如中班“葫芦兄弟”主题实施过程中,幼儿产生了葫芦是从哪里来困惑,于是教师就与幼儿一起在“农场”里播撒葫芦籽,搭建葫芦爬藤架子,观察葫芦生长。另一种是由“小农场”所展开主题。如中班“我动物乐园”主题,就是由小农场池塘开挖引发幼儿兴趣,生成在池塘里饲养水生动物活动。又如,大班“水稻”主题,就是围绕水稻插秧、管理、收获等一系列有关农作物生长过程进行剖析项目活动。三、组织“小农场”活动策略(一)兴趣引发项目:在幼儿观察、发现基础上充分运用好“小农场”里资源“小农场”里蕴含着丰富资源,要关注幼儿在其中发现与兴趣点。比如,“我动物乐园”这个项目活动,就是由幼儿兴趣而引发。一天,一群工人拿着铲子与铁锹,在农场里一块地里辛苦地挖了一个大大坑。幼儿发现了,好奇地问:“老师,这里在挖什么呀?”“这里在挖小池塘。”“小池塘?小池塘是用来干吗?小池塘可以养什么?养海豚行吗?”这个坑引起了幼儿极大兴趣。当教师告诉幼儿这是一个池塘时候,池塘可以做什么、养什么动物成了幼儿口中谈论最多话题。于是,教师组织幼儿一起观察小池塘落成,猜测、调查池塘里可以有什么,收集资料、讨论池塘
基于方案教学的“小农场”活动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