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神通广大美猴王次主题一:走进《西游记》教学活动一:《孙悟空大闹天宫》活动目标:1、观察动画片中人物服装、神态、动作,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征。2、关注道具和场景变化,感受动画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3、愿意通过语言和动作大胆表达自己会动画片的理解。活动准备:1、幼儿与父母共同收集关于《西游记》的连环画、图片、VCD等,对《西游记》及孙悟空有初步的了解。2、金箍棒、塑料袋、皱纹纸、纸壳等。3、教师教学资源《大闹天宫》动画片、幼儿学习资源1-3页。活动过程:组织教学教师拿着金箍棒带着面具出场问:谁认识我是谁?出示“孙悟空”的单幅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互相说一说: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孙悟空有什么本领?二、观看动画片1、引导幼儿欣赏动画片,在关键处暂停并根据需要提出一些问题,如:在播放天宫场景时暂停并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在哪里看出来的?你喜欢这里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关注场景的变化,说出自己的感受。全部欣赏完后提问:大闹天宫》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你喜欢孙悟空的哪个动作和造型?幼儿分组阅读幼儿学习资源第1-3页。引导幼儿尝试分组表演《大闹天宫》的片断。启发幼儿充分的利用代替物布置场景、制作道具、进行角色装扮。角色动作、语言。师总结幼儿的表演情况,并请个别组向大家进行展示表演。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活动区继续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表演。教学活动二:捏面人活动目标:1、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学习带有京韵味的说唱歌曲《捏面人》。2、根据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创编歌曲。3、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活动准备:1、“面人”图片:2、唐僧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圆舞板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有个老爷爷特别喜欢捏面人,他捏的面人可好看了。瞧!这是谁啊?(唐僧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师:这些面人见到我们小朋友可高兴了,我们用好听的歌声向他们问好!过渡: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捏的什么呀?二、师用圆舞板以快板的形式,师问:捏一个猪八戒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师问:捏一个唐僧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唐僧骑大马师问:捏一个沙和尚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沙和尚挑着箩师问:捏一个孙悟空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孙悟空变戏法1、师引导幼儿完整说一遍师:捏面人的老爷爷真是本领大,真的这样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2、师唱歌曲提问:你听到什么了?你还听到什么呢?你们仔细听听!3、师再次范唱提问:你们仔细听听,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的呢?幼儿回答师:谁愿意来试一下?4、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最后一句)5、幼儿练习3遍过渡:因为这个捏面人的老爷爷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时带有浓浓的京味。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唱一唱。6、师唱响一点,幼儿跟唱(2—3遍)师:谁来说说这首歌与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幼儿回答)师小结:这种既有说又有唱的歌曲叫说唱歌曲。师:现在我们再把这首说唱歌曲练习一下。幼儿再练习2遍三、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来分成两部分,说的和唱的分开,一部分小朋友唱唱的部分,一部分小朋友说说的部分。1、表演要求说的部分的幼儿要边说边做动作。2、交换角色表演3、男女生练习四、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这么大,还会捏什么呢?(捏一个小狗汪汪叫---------)幼儿仿编师把幼儿仿编的歌词唱进歌曲开火车仿编师再以开火车的形式把幼儿仿编的歌词唱到歌曲里。教学活动三:师徒四人行活动目标:1、发展概括性观察能力,能抓住师徒四人的典型特征。2、尝试用彩泥制作猪八戒的形象,练习团、搓、压、对接等泥工技能。活动准备:1、幼儿有一定的泥塑活动经验。2、彩泥、塑料棒。3、猪八戒泥塑步骤图,见幼儿用书第3册第7页。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我们先来唱一首歌,请小朋友随音乐唱《猴哥》。(进入情境)2、歌唱完了,请小朋友看看这几张图片,告诉我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自由回答)师总结出各自的明显特征:孙悟空,外号美猴王,,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热爱自由。猪八戒,孙悟空常称他“呆子”。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它虽好吃懒做,却心地善良,待人热情。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他没什么本领,经常不能识破妖怪的诡计,落入妖怪的陷阱之后,只会喊:“悟空,救我!”沙僧,原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后跟随唐僧西天取经,对师傅忠心耿耿。二、制作泥塑1、介绍材料及方法,引发幼儿泥塑的兴趣。(1)师:看,老师在捏面人的老爷爷那里买了四个泥人,小朋友们,好玩吗?请小朋友看看他们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回答)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学捏面人的老爷爷,捏一个你喜欢的《西游记》里的人物。(2)师:捏泥人可不是一样简单的事,除了要用到橡皮
主题四:走进《西游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