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除劳动合同的实施与风险规避.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解除劳动合同的实施与风险规避讲课人:罗如圭湖南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顾问湖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电视台劳动保障事务特聘专家湖南省就业培训中心劳动法律顾问湖南保利劳动保障事务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联系方式:个人网站::箱:luorugui@传真:0731-82294408电话:0731-82294408(办)0731-84463130(宅)**********(手机)QQ:438012021MSN:luorugui@(原任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助理巡视员兼湖南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总队长)一、尽量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法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风险影响]1、劳动者主动提出,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2、用人单位提出,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应对策略]1、条件(1)协商解除的劳动合同应当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2)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4)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2、程序3、注意事项(1)用人单位方面尽量做到不要先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而应设法让员工主动提出辞职,以避免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2)不能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迫使、威胁员工使其主动辞职,否则就属于违法,不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会损害自身的形象和声誉。(3)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一定要让其出示书面申请,以掌握“劳动者主动提出”的证据。(4)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必须写明是由哪一方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合同解除的起始日期。如需支付赔偿金、违约金,还需明确具体数额。二、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对处理[法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风险影响]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是不能附加条件的。注意是通知不是申请,无须用人单位批准。通知期满后,即使用人单位不批准,劳动者也可以离职。[应对策略]1、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给付经济补偿金。2、如果劳动者没有遵守“解除预告期”(试用期提前三日,非试用期提前三十日),或者没有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3、如果该劳动者的工作并不是不可替代的,或者说该劳动者即使马上离职也不会对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企业应尽快与其办理交接工作,变单方提出为双方共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早日解除劳动合同。4、为预防员工跳槽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损失,用人单位可以从薪酬体制上对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予以约束,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期权制度,完全可以约定劳动者只有在合同期满才能获得期权,就是对劳动者享有的某些待遇附上一个生效条件,如果中途解约可完全排除在外。5、对那些提供专项培训的,可以通过违约金、服务期等约定限制员工跳槽;对一些核心员工,可以通过竞业限制等约定限制员工跳槽。三、尽可能降低劳动者“自动离职”带来的损失[法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风险影响]员工自动离职可能会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损失。自动离职是指员工擅自离岗出走的行为,通常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还没履行完毕,不通知用人单位就擅自离岗出走的行为。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时不履行相应手续,擅自出走离岗;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手续没有办理完毕就离开单位,也可以认定为自动离职行为。[应对策略]1、在规章制度里规定“连续旷工××天属于擅自离职”,或者在规章制度里规定“旷工××天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同时规定对于“旷工”和“擅自离职”等的处理程序。2、如果劳动者提交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后就不来上班,或者没有提交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就擅自走人,可以按照旷工进行处理,或者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解除劳动合同。3、如果劳动者没有提交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就擅自走人,可以做旷工违纪处理,然后把处理决定(如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送达劳动者本人,不行则可邮寄,再不行则通告,60天后认定公告生效。4、如果员工自动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可以按实提出证据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四、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过错”解除劳动合同 的应对处理[法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风险影响]如果用人单位有上述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行使“特别解除权”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且用人单位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从而增加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应对策略]1、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2、以下情形劳动者不需事先告

解除劳动合同的实施与风险规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kjafow
  • 文件大小108 KB
  • 时间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