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再剖析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两个最主要因素。自始至终,他们都存在着紧密联系,他们之间关系问题也成了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热点问题。一、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界定本文所说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并不等同与某些文章所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说法。后现代主义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处于同一平面两个平等主体,他们是人与人关系,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来称谓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只是从他们职能与作用来进行区分,而没有在地位上对他们进行区分。而一些学者用“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来称谓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就存在着只重视教育者主导作用,忽视受教育者积极性、主动性倾向。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个体或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指向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他们都是在广泛意义上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者并不仅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也不专指学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凡是承担着一定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个体或群体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也不仅指学校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凡是有形或无形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个体或群体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揭示他们之间关系。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前面已经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定义进行了说明,这对于我们接下来剖析他们之间关系有重要意义,因为如果不弄清楚他们所指称事物,就没办法深入下去剖析事物之间关系。关于这个问题,学者发表文章为数不少,但大都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这两对概念区别开来,所以在讲述二者之间关系时自然也不能摆脱“教育者主体说”干扰,剖析得不够清楚。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关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剖析。三、从二者地位来看,他们是平等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地、君、亲、师”说法,这样说法一方面表明人们对老师这个职业尊敬与爱戴,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把老师角色升高到了不适当位置。多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让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在对受教育者教育上有绝对控制权,甚至在人格上也高出受教育者一等。一方面,一些比较“听话”受教育者创造性思维在言听计从中被磨掉了;另一方面,一些有自己独立见解,也就是那些在教育者看来不是很“听话”受教育者却因为大胆地提出自己看法与见解而受到老师批评,从而积极性受到了极大地挫伤。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错误地以为因为自己在知识掌握上比受教育者丰富,在人生阅历上比受教育者丰富,就有资格命令他们按自己意愿干事。在国家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今天,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受教育者不是没有感情、没有思想单纯接受教育者灌输知识“死物”,而是活生生、有感情、有思想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四、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他们是合作关系近二十年以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虽然承担着一定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掌握着一定社会要求思想品德、政治观念与道德规范,但他们不是单纯“传声筒”。而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再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