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再探析【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本文主要说明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并从哲学、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作探讨。【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受教育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自始至终,他们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成了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一、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的界定本文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并不等同与某些文章所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说法。后现代主义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处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等主体,他们是人与人的关系,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称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只是从他们的职能和作用来进行区分的,而没有在地位上对他们进行区分。而一些学者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来称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就存在着只重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忽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他们都是在广泛意义上而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并不仅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人员,也不专指学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凡是承担着一定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个体或群体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也不仅指学校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凡是有形或无形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揭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前面已经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定义进行了说明,这对于我们接下来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因为如果不弄清楚他们所指称的事物,就没办法深入下去探讨事物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学者发表的文章为数不少,但大都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这两对概念区别开来,所以在讲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时自然也不能摆脱“教育者主体说”的干扰,分析得不够清楚。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关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三、从二者的地位来看,他们是平等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一方面表明人们对老师这个职业的尊敬和爱戴,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把老师的角色升高到了不适当的位置。多年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让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在对受教育者的教育上有绝对的控制权,甚至在人格上也高出受教育者一等。一方面,一些比较“听话”的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在言听计从中被磨掉了;另一方面,一些有自己独立见解,也就是那些在教育者看来不是很“听话”的受教育者却因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从而积极性受到了极大地挫伤。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错误地以为因为自己在知识的掌握上比受教育者丰富,在人生阅历上比受教育者丰富,就有资格命令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干事。在国家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受教育者不是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单纯接受教育者灌输的知识的“死物”,而是活生生的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再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