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长如何有效的教育孩子市河东区中心学校冼冬霞家庭是孩子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以及家长为孩子成长提供的环境,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气氛是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要求苛刻,甚至有时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要求绝对服从。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形成忧郁、孤僻、不自信、胆怯、逆反等不良心理。还有父母对子女百般娇惯溺爱,听之任之,造成孩子唯我独尊、妄自菲薄、人心蛮横、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品德的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的培养。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家长的一厢情愿回使孩子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看起来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比如:不讲卫生,没有礼貌,自私自利,不尊敬长辈……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也束手无策。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令人担忧的事情,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探讨科学的培育孩子的方法。那么,如何有效的教育孩子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意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一个老师也是家长,我是这样做的:1、准时起床。为了做到这一点,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自己先做到准时起床,然后督促孩子准时起床。或者购置闹钟,让孩子养成准时起床的良好习惯。2、按照学校规定的要求穿好校服,各位家长要在孩子出门前检查一下,以防忘记。同时,衣服、鞋和红领巾要保持干净整洁。3、吃好早餐。早餐没有吃好,对孩子的学习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长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并在物质上作好充分推备,确保学生吃好早餐。 4、准时到校。到了学校见到老师要主动向老师问好,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如果因病因事不能到校,要及时请假。 下午放学回家,根据各人的情况,安排好下午、晚上这段时间,但是以下几项容是必不可少的。 1、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是巩固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每个学生都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包括纠正做错的作业。家长要阻止“作业”,要督促孩子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良好习惯,家长要提供安静的环境给孩子学习。 2、预习明天的学习容。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回家就做作业,做完作业就算完成学习任务。其实“预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家长要督促孩子预习明天的学习容,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3、密切家校联系。如果孩子做功课总有困难,家长应联系老师,进行沟通,双方合作。4、准备明天的学习用品,养成定时检查的良好习惯。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让他们养成一个会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也就自然地感到自己的孩子逐渐走上了“正轨”。良好的习惯养成,可以受益终身,而坏的习惯养成,只能让人遗憾终身。总之,家长应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坚定的信心、顽强的决心和坚韧的毅力。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就能在学习上取得了不起的进步。(二)和孩子一起阅读,是一种快乐时光
浅谈家长如何有效的教育孩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