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护理心得.docx乙型肝炎护理心得【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2--02/1/view--150天,平均为60-90天。急性期病人是危险的传染源;无黄疸型肝炎是重要的传染源;慢性乙肝病人,也是重要传染源。目前在我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推广和普及乙型肝炎的防治、护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乙型肝炎(hepatitisB,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乙肝在已知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危害最严重,虽已通过大面积接种乙肝疫苗预防HBV感染,但现有乙肝患者及HBsAg携带者的防治在今后几十年内仍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乙肝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50-150天,平均为60-90天。急性期病人是危险的传染源;无黄疸型肝炎是重要的传染源;慢性乙肝病人,也是重要传染源。: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减轻直至消失。部分病例转变为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Y肝炎: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在隔离、休息、合理饮食的同时,适当应用保护肝脏的药物,并针对出现的症状进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该以稳定病情、防止肝硬化为目的,选用抗病毒药物、调整免疫药物,保护肝脏药物和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只有正规、系统治疗,乙型肝炎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如发现患者有重型肝炎倾向时,应要求其绝对卧床休息。因卧床休息时流经肝脏的血液比站立时增加40%左右,通过肝脏的血流越大,肝脏得到的营养物质也越多;同时卧床还可以减少肝脏本身的能量消耗,加快肝细胞恢复。:在病情发展阶段,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以低脂、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食物,以利解毒。注意补硒、铜、锌等。病情稳定时视患者情况给予高蛋白饮食;有血氨增高者给予低蛋白饮食。糖应适量以防引起脂肪肝为好。: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及其伴随症状。观察腹水情况及有无下肢水肿,每日准确测量腹围,详细记录尿量和体重。并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腹痛等腹腔感染的症状。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呕血、黑便,以及量、色、性质、次数,备好抢救用品和药品。发生腹胀时,予以半卧位。并禁食产气多的食物,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对大量腹水者,予以舒适的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呼吸运动,可改善呼吸困难。轻度腹水者,尽量取平卧位,以增加肝血流量。: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氨,正常时氨可以经肝脏代谢后排出体外,肝功能障碍时氨不能经肝脏解毒而吸收入血可导致氨中毒。保持大便通畅,可改善肠道的碱性环境以减少氨的吸收。鼓励病人每日至少排便一次,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评估患者引起便秘的原因,有便秘者在医生允许下可做清洁洗肠或用酸性液体保留灌肠。、平整。对昏迷者要用气垫床,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有皮肤瘙痒者防止患者抓伤,洗澡时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可用温水擦洗并涂以止痒药水。:口腔是重型肝炎患者发生继发感染和侵入其它病原微生物的门户。做好口腔护理是配合抢救的重要一
乙型肝炎护理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