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doc.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设计指导思想《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处于“走进语言现场”这一专题之中, 本专题的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在设计上强调实践性,指导学生“走进语言现场”,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因此, 学习本文时将课堂交给学生, 采用辩论的形式展开活动。因此, 课前的准备工作尤其重要, 我提前印发材料, 让学生了解辩论的基本规范等材料和“学生听众参与情况记录表”;明确正反方的代表人员,布置学生充分预习, 提炼观点, 准备好资料卡片; 强调其他学生的参与, 培养学生听众的倾听能力; 此外, 由于开展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能够在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而敏捷地应对和辩驳,让学生学会倾听, 能够准确把握口语交流传递的信息, 加上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本次的辩论没有专门设规则评委及点评嘉宾,只是在辩论结束后,教师作适当点评和总结,让学生体会、感受梁思成先生的远见卓识、儒雅风范。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 2 .学生能够在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而敏捷地应对和辩驳。 3 .学生善于倾听,能够准确把握口语交流传递的信息。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学生能够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而敏捷地应对和辩驳。 2 .学生善于倾听,能够准确把握口语交流传递的信息。 3 .学生能够感受梁思成先生的远见卓识和儒雅风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1. 印发有关辩论的基本规范等材料和“学生听众参与情况记录表”。 2. 每个小组推荐 2 人,明确正方“保存派”和反方“拆除派”的代表,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帮助自己组的代表准备好相关论据和材料(以文本为基础)。 3. 通过查阅课外书籍或网络,搜集证明己方观点的相关论据和材料,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学生听众参与情况记录表”。二、背景导入 20 世纪 50 年代, 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 对于北京城墙的处理意见,当时主要分为两派:一是坚决主张拆除城墙的“拆除派”;一是以梁思成为代表,坚决主张保存城墙的“保存派”。梁思成曾在 1957 年写下这样一段话——“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对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语言现场”。三、辩论过程 1 .主持人致开场词,简单宣布辩论规则。 2. 主持人宣布辩题“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并介绍正反方代表及其所持立场。(分别为“北京城墙应当保存”和“北京城墙应当拆除”) 3 .主持人宣布辩论开始。 4 .正方一辩首先陈词。(时间 3 分钟) 5 .反方一辩陈词。(时间 3 分钟) 6 .正方二辩任选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时间 2 分钟) 7 .反方二辩任选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时间 2 分钟) 8 .正方三辩任选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时间 2 分钟) 9 .反方三辩任选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时间 2 分钟) 10 .正方一辩攻辩小结。(时间 1分 30 秒) 11 .反方一辩攻辩小结。(时间 1分 30 秒) 12 .自由辩论。(各 4 分钟) 13 .其他同学提问。(4 分钟) 14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