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胡演奏技巧中的运弓问题在二胡演奏艺术中,右手的运弓技巧是完成乐曲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一首扣人心弦、引人入神的乐曲,离不开优美的音色、纯净的音质,乐曲中静与动及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乐曲的风格、韵味均通过运弓技法而得以体现。因此,运弓是变化二胡音色,揭示乐曲容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的专家把右手的运弓说成是“演奏艺术的总和”。有些学者往往注意左手而忽略右手,认为左难右易,但是民间艺人常说“七分弓子三分手”,好不好听,音色美不美,主要在右手的运弓基本方法是否正确,表明他们对于右手运弓在二胡演奏中,表达丰富的感情变化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体会之深。二胡运弓是极为复杂的现象和过程的综和,是右臂各部位在整个身体支撑下,以肩关节为总枢纽和各环节的协调统一的联合动作。一、运弓动作的生理现象运弓动作以肩关节为枢纽,由臂部(大臂、小臂)、肘、腕、手指几个环节组成,就具体动作而言,它又是以肩、肘、腕关节为主要转动轴,以大臂、小臂、手部的主动运动为主导,辅以其它部位的配合、随从和补充协调统一,使琴弓、琴弦产生作用而左右运行来完成的。那么在运弓中力量的主要发源地来自哪里?有人认为是来自肩部,笔者认为,力量的主要发源地来自腰部。从生理上看,腰部在我们平时的各种姿势的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人的总重心,人们的行走、骑车、劳动及各种运动都离不开腰部力量的作用。其次,人体各环节的活动都是以腰为轴,受腰驱使的。就拉琴来说,肩、臂等部位的力量离不开腰部所供给的力量,通过力的传导原理,由腰部输送到肩部,以肩关节为枢纽再传导到各个环节,因此运弓时,腰部应坚挺、有力、积极、主动的给予身体其它环节以有力的支持。然而“环节”是否协调统一,是运弓动作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志。那么,笔者认为应把重点放在强调运弓动作的统一、协调性上,并将整个运弓动作的全过程视为一个完美的整体,把琴看成是身体的一部分,弓子看成是臂的延长,使运弓动作好比大雁飞翔时的翅膀、鱼儿游泳时的摆尾一样潇洒自如、得心应手。如果只强调运弓时某一个环节、动作;或夸大、缩小某一个环节、动作,都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二、运弓动作的协调性及不协调的原因协调性:运弓的协调性有几层含意,有生理学意义上的协调性、生物运动力学意义上的协调性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协调性。从生理学意义上讲,凡负责有关环节运动位于关节两侧的肌肉群,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互相配合而完成某一动作,就叫作协调。如:以运弓时手腕的动作为例,拉弓时位于前臂侧的屈肌群收缩,同时位于前臂外侧的伸肌群相应的放松,从而形成拉弓时的屈腕动作,这就叫协调。但是若屈肌群和伸肌群同时收缩,从而使手腕僵持不动,在生理学意义上同样叫协调(它具有保护和加困关节的作用),然而从演奏的角度讲,则认为不协调。这就是说,仅从生理学的角度还不能完全解释演奏中的协调性问题。因此,还必须从生物运动力学的角度才能较贴切的解释运弓的协调性。从生物运动力学的角度,概括的讲,就是从人体重心运动的角度来解释。人体运动有这样的规律:人体较大幅度的运动,往往是由人体总重心部位的活动而带动四肢运动,对此,人们在感觉上就觉得协调。因此,砚臣教授曾这样说过:“生理学意义上的协调属于生理机制,生物运动力学意义上的协调属于科学方法,心理学意识上的协调属于心理感觉。只要不违背生理机制,凡科学的方法就会感觉协调。这个道理可以反证
浅谈二胡演奏技巧中的运弓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