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2期总第172期11经济社会体叫》,aratlveEconomic&:金融风险传染机制不仅是一国政府在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传染过程中制定政策的核心内容,更是学术界长期以来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文章以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切入点,介绍了金融危机扩散过程中不断完善的金融风险传染理论,在此基础上,分别就金融风险传染影响因素的早期成果和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和评价,总结了金融风险在国际间传染的路径选择,并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关键词:开放经济金融风险影响因素传染渠道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3-3947(2014)02-0087-10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物资源和金融资源在国际间实现了优化配置,但是随着金融深化程度的加深,各国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致使金融风险更易爆发和传染。纵观近些年的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其影响深度和广度正在不断地增强。金融风险的传染机制已经很难从传统的金融理论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以开放经济为背景来研究金融风险传染问题,主要以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市场联系、国际经济金融合作等方面为立足点,来考察金融危机由一国爆发后,如何传染向其他国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量化计算和理论分析,以更好地解释风险传染的内在机制。如今金融风险在经济体间的传染过程,更多地表现为全球性特征、系统性特征和交互性特征。全球性特征反映了金融危机在爆发后,不再局限于爆发地市场,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作用下快速地向外传播,最终由"多米诺骨牌"效应演变为全球性金融风险。系统性特征指的是金融风险会在多个金融市场上同时实现国际传导,形成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及实体资产危机等多种形式,并呈现出各种形式危机的交错重叠和不可抗拒等特点。交互性特征强调了在金融资产和实体资产联系紧密的背景下,金融危机的爆发会给实体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随着危机的传染扩散,实体经济全面陷入衰退阶段,在实作者简介:吴炳辉,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何建敏,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复杂网络与Multi-Agent融合的金融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研究"(项目编号:71371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度与预警研究"(项目编号:12YJC630101)。88《经济社会体制比较>c双月刊)2014年第2期体经济的影响下金融危机被进一步强化。开放经济中的金融风险,会在国内市场环境恶化和金融资产价格联动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两个层面实现金融风险的国际传染。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金融风险传染理论的形成与完善;二是金融风险传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三是金融风险传染的路径选择。本文对近年来金融风险传染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目的是使国内学者对此问题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二、金融风险传染的货币危机理论(一)第一代金融风险传染的货币危机理论第一代金融风险传染的货币危机理论源于1973年墨西哥货币危机和1978年阿根廷货币危机,该理论
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国际传染的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