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村级林区道路修建工作汇报一、基本情况XX村地处XX乡北大门,,辖19个村民组,人口2200人,经济林3200亩,其中山核桃2700亩,农民收入的60%来源于山核桃,山核桃产业已成为全村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XX村石岭山场位于XX乡和霞西镇交界处,山场总面积约6500余亩,山上杉木、毛竹、山核桃、杂柴等林业资源丰富,有将近3000亩的毛竹林、500亩的杉木林和几百亩的山核桃林,XX村石岭、立新、霞庄、中村、XX等六个村民组七百余人的山场都集中在这里。但由于整个山场地势险峻,村民们的日常生产活动都是沿着一条蜿蜒的小山路进山,原先住在半山腰的立新组几户村民因交通太过闭塞,日常生产生活十分不便,只得全部迁到山下居住。林区资源由于交通极不便利,山场收益不够做工成本,导致山场荒置,林农望山兴叹。为改变这一现状,切实增加林农收入,18年初,XX村两委在乡政府的指导下,深入石岭进行调研,多次组织6个山场集中在石岭的村民组村民召开会议进行商讨,最终创新提出并确定了资源置换的筹资方案。二、主要做法(一)强化宣传,切实增加林农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保证林区道路建设顺利施工,在乡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下,XX村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张玉林为主要负责人的林区道路建设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民代表推选产生,形成了乡党委统筹抓、村两委具体抓的工作局面,确保了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为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林区道路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XX村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座谈讨论,座谈会上,村“两委”干部还为当地村民细细地算了一笔经济账,就是修路前后山场资源的经营成本和利润空间,充分调动当地群众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真正使林区道路建设这项惠民工程深入人心。(二)高标准建设,让林区道路成为通往“绿色银行”之路。制定科学规划。聘请专业施工队,对整条道路进行全面规划,并签订施工合同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广泛筹措资金。为解决筹资难题,村“两委”本着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通过对上争取、财政投入等途径,并创新提出“资源置换”方式,形成了投入方式多元化、全方位的筹资机制。一是对上争取,积极与XX村的结对共建单位市检察院和市残联协调联系,寻求支持。二是财政投入,严格通过程序,将“林区道路建设”作为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申报,并顺利通过立项,管好用好项目资金。三是资源置换,经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协商通过该修路资金筹集和占地补偿的方案,即:林农的集资款通过资源置换形式将3000亩毛竹林中3龄级以上毛竹在道路修通后由张玉林负责采伐,所获资金抵林农筹资款,另对已挂果的山核桃树每棵出资50元,两项初步估算筹资总额为80万元左右,不足部分由张玉林自行筹集,农户不再另行出资,修路所占用的山场和耕地,经村民委员会通过,不作任何经济补偿,但在施工过程中由村委会每天安排人员到场负责协调占地纠纷。严格管好资金。对项目建设费用,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要求,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禁截留或挪作他用。实行财务公开制,定期审计,严肃财务纪律,严把建设资金使用关,杜绝各类不合理的开支,切实保证把有限资金都用到刀刃上。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在工程质量方面,XX村树立质量为本的观念,在千方百计抓工期的前提下,狠抓工程质量管理,从道路建设启动之时,就确立了由理事会全程监督、群众随时监督的监督机制,深入施工一线进行监督,严格
村级林区道路修建工作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