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离休干部工资待遇调研报告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实施意见》精神,为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实施意见》提供现实依据,找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2017年7月14日以来,我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调查研究,先后组织区人大、政协、党校、民政、农业等7个大系统、大单位的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和4个办事处的工作专干召开座谈会;深入4个办事处和鼓楼、静宁、印染厂、朝阳等5个社区与主要领导及社区支部书记进行广泛走访座谈;上门征求金小平、张永久、徐韬、张子美等6位区级老领导的意见建议。总结十二五期间全区离退休干部工作经验做法,找准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党组织建设、活动阵地建设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老干部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离休干部双高期的到来,全区离休干部逐年减少,而退休干部人数急剧增加。截止2017年初,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离休干部40人(其中:最大年龄94岁,最小年龄82岁);行政事业单位退休干部7715人(其中:县级66人,科级1515人,其他6134人,最大年龄97岁,最小年龄55岁),全区共有离退休干部职工10175人,离退休党员人数3428人,离退休党支部53个。过去的亮点做法近五年来,在市委老干局的关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汉滨区的老干部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形成了很多亮点经验,涌现了很多先进典型,连续多年荣获省市系统内先进集体称号。(一)超前谋划,找准离退休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全省创新成立离退休党建督察组,由张本中、杨树森等5位威望高、党性强的退休老同志组成,每年定期深入20个镇办、区直部门对全区离退休党建工作进行督查指导。2014年,汉滨区将离退休党建工作纳入全区党建考核范围。通过加大检查考核,重点培养,以点带面,全区先后涌现出了区林业局、教体局、城管局、国税局等10个离退休党建工作先进集体。(二)积极引导,发挥离退休干部经验优势。以区老科协为依托,组织江德武等10名老专家,常年在瀛湖、县河等脱贫攻坚主战场为贫困村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指导;鼓励镇办、部门大胆发挥离退休干部经验优势,为全区中心工作服务,老城办鼓楼社区组织马金平等5名退休党员常年在社区开展民事纠纷调解工作,特别是成功调解了静宁农贸市场征地拆迁补偿等多年未能解决的老问题,得到了市区主要领导的肯定和好评;新城办安火社区组织老法官李益安建立法律咨询室,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区水利局邀请退休党员王道元等3名同志担任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员,继续为汉滨水利事业发挥作用;关庙镇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为综治平安建设和新民风建设服务。(三)强化宣传,树立离退休干部先进典型。在全市率先成立五老宣讲团,先后深入机关、社区、学校开展党的历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100余场次。注重挖掘全区离退休干部先进典型,先后树立李春义、马文忠、卜西三等省级先进人物,10多篇先进事迹文章在西北五省主办的《金秋》杂志上发表。老教师李春义2015年被省委组织部、老干局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局连续两年召开全区范围内离退休党建工作表彰大会2次,先后有20名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受到表彰奖励。(四)深入探索,提高离退休干部服务质量。通过与卫生系统沟通衔接,为41名离休干部开辟就医绿色通道,解决老同志行动不便,就医排队问题。创新建立离休干部联系制度,确保全区41名离休干部有人包抓、有人联系。2012年,主动在汉滨率先开展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四就近试点工作。在离退休居住密集6个广场、社区成立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站。五年来,很多亮点做法,在全省形成了汉滨经验,在离退休干部中赢得了良好口碑。目前存在的问题过去五年,汉滨的老干部工作,做了很多探索,创新了很多思路。但是,由于老干部工作自身特点和体制机制等客观原因,以及部分单位不重视老干部工作等主观原因,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切实加以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部分单位对老干部工作重视不够。一些边远乡镇老同志离退休后,不了解、不过问他们的身体和家庭生活状况,不提供基本的理论学习资料,不通报单位工作进展,不采纳老同志合理化建议,对离退休干部产生畏惧和厌烦情绪;部分区直部门以经费无法对口支出为由,常年不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活动。长期以来,导致离退休干部与单位形成很多深层次矛盾,使原本可以用来推动工作、化解矛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主观原因,反而使这部分力量逐步走向推动工作、化解矛盾、宣传政策的反面。(二)离退休党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全区已成立53个离退休党支部。其中,20个区直部门离退休党支部普遍好于基层镇办,大部分镇办离退
企业离休干部工资待遇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